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房地产 » 正文

事出反常?上海深圳出现四大怪现象,你发现了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丽 万公子 时间:2024-09-21 09:33:37

在上海与深圳,这两座璀璨的中国外贸双子星城市中,经济的繁荣与活力的迸发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引领着国家前行的步伐。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一系列隐忧如同暗流涌动,逐渐浮出水面,影响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每一个居民的生活与心灵。这四大怪现象,不仅是两座城市独有的困境,更是现代都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01、生活成本越来越高

一线城市的房价自不必说,跟赚的那点工资来比,真是天价了。

目前,上海以47.33的房价收入比傲居榜首,意味着普通人需要不吃不喝40余年才能勉强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深圳,房价也高得令人咋舌。

当然了,除了高房价,物业高也是大城市的普遍现象,比如进入2024年以后,一些物价又开始了上行,而物价一旦上涨上去,降下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像上深这样的城市物价,往往也是上涨容易下跌难。

一盘简单的土豆丝,从几元涨到今天的十几元。一碗只有几片牛肉的刀削面,卖到了30多块钱,真心消费不起啊!

而且,不仅在外消费不起,咱买回去自己做,成本也不便宜。

比如蔬菜水果,以前四五毛一斤算正常,1块一斤都是贵的。但是现在呢?几乎看不到这样的蔬菜了,五块钱一斤可能是便宜的菜,有的蔬菜甚至十块多一斤,菜价都赶上肉价了。

都说菜贱伤农,可现在是菜贵伤民,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让大家的生活的越来越累,幸福指数越来越低。

02、两极分化太明显

上海与深圳,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舞台。一方面,这里是创业者的天堂,无数成功故事在这里上演;另一方面,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日益加剧。

外来务工年轻人,着窄小的地下室,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有的甚至兼职两三个,但拿到手的工资去掉房租、通勤、生活日常开销等等,即使再努力,每月收入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更谈不上存款。

而本地人,因为赶上城市发展建设,成了拆迁大户,还没有到退休年纪就过上了养老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晒个太阳、遛个弯、打个游戏,每个月的房租收入根本花不完。

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不仅加剧了社会矛盾,也让许多年轻人对大城市的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很多年轻人也想开了,纷纷逃离了一线大城市,造成现在大城市的空房子也越来越多。

03、疾病年轻化

虽说大城市工作机会多,待遇更高,但现实情况是,优秀的人也很多。所以想实现在一群“人精”中脱颖而出,就只能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结果呢?加班文化盛行,为的就是提高竞争力,但这也种牺牲的代价也是惨痛的。

在大城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老年病,已经不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它们正以惊人的速度侵袭着年轻人的身体。

而且,年轻人情志病也越来越多,抑郁,失语,疯癫,幻听幻视等各种疾病层出不穷!

如今,很多人不到30岁,就已经开始出现慢性病。甚至有很多因此早早离世,年轻人的身体素质,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啊。

03、中年人工作,年轻人生活

在上海与深圳的街头,中年人与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背负着家庭的重担,让他们一点都不敢懈怠。

而年轻人,则显得更加自由与随性,他们追求的是生活的品质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不结婚、不生娃,隔三差五来个下午茶,小长假就去旅旅游度度度假……

相比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他们显然更注重生活,所以作为新时代的自由人,不得不佩服年轻人的状态。

但当这种差异过于明显时,也暴露出社会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关注与支持的不足。

结语:

上海与深圳的四大怪现象,是都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严峻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以及每一个个体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居民生活负担;

企业应关注员工身心健康,构建更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而个人,则应在追求梦想的同时,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两座城市的未来更加美好,让每一个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归属。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