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最近在采访里说的话挺狠的,他说现在的房子就是有钱人之间的游戏,普通人买房等于把一辈子的自由都搭进去。这话听着刺耳,但结合2025年的楼市数据,确实能品出点门道来。
先看库存。长沙去年底收购了436套商品房当保障房,这可不是个例。全国新房库存连续24个月下降,但长春、北京这些城市的去化周期还在20个月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要卖6年才能消化完库存。
二手房市场更夸张,北京一季度房价同比跌了8%,广州珠江新城的房子单价20万,但普通家庭连首付都凑不齐。这说明什么?房子不是不够,而是结构性过剩,核心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完全是冰火两重天。
再看政策。5月1日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把层高提到3米,强制装电梯,这直接导致新房成本增加。但政策另一面是收购存量房转保障房,北京已经启动数千亿专项债干这事。
这意味着未来超过50%的住房需求会被分流,商品房的投资属性进一步弱化。曹德旺说的没错,政策在逼着房子回归居住属性,炒房的好日子真的到头了。
人口结构是个绕不开的坎。2025年春节后,46个三四线城市里73.9%的房价环比下跌,空置率高达15%。年轻人都往一线城市跑,三四线城市老龄化加速,根本没人接盘。
深圳房价连续6个月上涨,可背后是高收入家庭购房比例升到20%,普通家庭还在观望。这说明楼市分化到了极致,买错城市真的能让人十年白干。
全球经济也在添乱。中美贸易战开打,出口导向型城市压力剧增。广东占全国进出口的20.78%,如果出口下滑,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土地流拍风险就会加剧。
这时候房地产成了内需的定海神针,但也意味着政策会优先保核心城市,三四线城市只能自生自灭。
曹德旺给的建议很实在:多余的房子赶紧卖,自住刚需的谨慎买。具体来说,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可以考虑,但得算清楚月供别超过收入的50%。
要是在三四线城市有闲置房,挂牌50万都没人看的那种,趁早降价脱手,止损就是赚。高杠杆投资房更要果断割肉,租金连月供一半都覆盖不了,留着就是个无底洞。
最后得明白,2025年的楼市已经不是闭眼买房就能赚钱的时代了。政策在倒逼行业转型,人口结构在重塑需求,全球经济在制造不确定性。
普通人买房卖房,得像曹德旺说的那样,把房子当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量力而行,别被房子绑住一辈子,这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