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由主办的“PMIF2025物业经营创新者论坛-上海站”成功举办,PMIF是主办的全国系列主题论坛,论坛以“科技赋能,增值创新”为主题,汇聚行业先行者与科技领军企业,深度解析AI赋能下的服务场景重构路径,探讨如何通过智能化基建搭建、数据资产运营及服务模式创新,将传统物业从"空间管理者"升级为"生活服务集成商",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开辟增值服务第二增长曲线,共同绘制物业行业智慧化转型的价值蓝图。
我并非纯粹的物业行业从业者,今天更像是以一个跨界者的身份,来探讨一个十分有趣且具有潜力的话题。说并非纯粹,是因为我之前涉足过与物业相关的业务,对物业行业用户、物业公司与业主的关系,以及组织架构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今天我站在行业外部,来探寻物业公司开展私域运营的可能性与方法,并分享我们提出的相关模型。
2023 年,我们尝试涉足物业直播领域,当时的实践让我看到了其中的潜力和价值,认定这件事值得深入推进。然而在 2024 年,我们却暂时搁置了物业直播业务。这是因为我们敏锐捕捉到了抖音本地生活业务带来的新机遇。2024 年,抖音大力推广本地生活业务,而这恰好与我的老本行紧密相关。抖音将商业流量划分为电商流量和本地生活流量两大板块,电商流量占据 60%,被众多电商达人如董宇辉、东方甄选、小杨哥等瓜分;剩余 40% 则为本地生活流量,主要用于售卖优惠券和团购,像我们日常购买的瑞幸、星巴克咖啡券就属于此类。目前,本地生活流量领域尚处于萌芽期,属于一片蓝海市场,因为鲜少有达人能像电商达人那样在卖券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我们抓住这一流量风口,为美的、TCL 空调、华帝、海信、老板等众多品牌打造了诸多成功案例。
基于上述线上零售经验,结合物业企业和业主的特点,我们来剖析物业私域运营的突破口,探讨物业在私域或零售、多经业务方面存在的痛点。
其一,多数物业选择通过小程序或微信群开展电商业务,但如今小程序电商发展艰难。小程序电商本质上属于货架电商,这种模式已存在多年,逐渐过时。过去货架电商是人找货,因为商品种类有限,消费者需要主动搜索。但如今,消费渠道众多,消费者不缺商品,需要货找人,且要结合内容才能实现精准触达。曾经的苏宁、好乐买、1 号店、当当等货架电商巨头,如今发展大不如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 年抖音的 GMV 正式超越京东,达到 3.4 万亿,而抖音商城在 2020 年才刚刚起步。
其二,物业团购面临诸多挑战。虽然建立团购群轻而易举,但运营难度极大,保持群的持续活跃更是难上加难。无论是物业还是品牌,在私域运营中都面临类似困境,在群里发布通知往往石沉大海,得不到回应。
其三,物业直播虽有尝试,但难以持续。初期或许能取得一定销售数据,但后续人效比难以提升,销售额难以实现大规模增长。
针对这些痛点,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新模式、新方法和新媒体。2025 年,存在平台、人群和矩阵三大机会。抖音侧重于公域流量,而我们更适合利用视频号开展私域直播。在主流平台中,视频号在可挂商品的平台里增速最快,2024 年增速达到 1.92 倍,预计 2025 年还将继续增长,因为其内部对权重和流量分配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以老板电器在视频号上的 55 场直播为例,累计观看人次达 10 万,直播推荐占比 77%,这表明私域流量能够吸引公域流量的配给。若物业通过微信直播卖货,不仅能向内部业主销售,还能触达外部用户。此外,视频号还具备短视频流量红利,我们新起的账号推荐占比也很高。视频号流量具有高客单、高黏度、高复购率(超 30%)和低退货率的特点。
关于矩阵机会,我们以美的为例,建立了 “1+N+X” 的模型。“1” 指高管账号,如今许多物业高管已开始打造个人 IP 账号,并尝到了流量红利的甜头;“N” 代表区域账号,物业通常会划分区域,每个区域都可设立账号,用于传播品牌事件、挖掘正面口碑内容以及开展直播带货;“X” 则是项目端账号,项目端人员可通过短视频记录工作日志,通过直播进行常规带货。短视频不仅可用于带货,还能提升物业口碑。例如,通过第三方视角制作的采访视频,能够有效宣传物业的优质服务,为品牌带来的价值远超百万广告费。直播则以带货为核心,物业可通过矩阵号开展直播。总部可设立集合店,统一管理供应链、发货、物流和服务,账目直接汇总至总部。视频号支持一键分成功能,项目端人员直播卖货后,可通过后台一键获取分佣并直接提现,这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为大家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助力物业企业在私域运营领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