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拉利CEO 维尼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车子就是用来开的,车内过多的屏幕都是无用的。他表示,法拉利这家公司是为驾驶而生,车不是一张沙发或一台手机,更不是一个数据中心。
在此之前,这位法拉利CEO还曾表示,法拉利客户的核心诉求是驾驶乐趣,自家品牌对辅助驾驶技术“毫无兴趣”。这样的表态可谓非常“反潮流”,立马引发了非常多的讨论。获得了相当多的拥趸,却也遭到了不少人嘲讽。
维尼亚在法拉利任职已有四年的时间,他的评价究竟有没有道理?让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专业”对口,法拉利CEO有点东西
在维尼亚痛批大屏之前,宝马、现代等品牌高管也曾公开质疑大屏实用性。不过从履历来看,似乎维尼亚出来说这话是最有说服力的,毕竟这位大佬是实打实的“跨界人才”。
在进入法拉利之前,维尼亚的身份是意法半导体的高管。他在1995年加入意法半导体,是该公司运动传感器领域的领导者之一。
他的成名之作,就是2010年带领团队发明了三轴陀螺仪,可以在手机旋转时改变屏幕比例,这项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各类智能设备的发展。因此维尼亚说自己很清楚大屏幕意味着什么,倒也没有说谎。
而从经营业绩来看,自从2021年上任法拉利CEO,虽然销量一直维持不变,但主导的V12车型(如812 Superfast)、混动车型(SF90 Stradale)及限量版(Daytona SP3)车型都保持了高溢价,营收年均增速超过15%,也证明了维尼亚的能力。
这也是拥趸们最骄傲的点,虽然最近几年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有不少传统豪强经营状况开始岌岌可危。但法拉利依然是其中非常特别的一个,并没有展现出颓势。
(2)玩驾驶?伪装成车企的奢侈品公司!
在维尼亚的描述中,因为自己出身于半导体行业,很清楚车里什么东西对用户有用,而大屏幕或者辅助驾驶这些东西,其实只对供应商有用。
法拉利是一家专注驾驶的公司,因此不会考虑在车里安装过多屏幕。但从现实情况看,这样的说法无疑水分非常足。
法拉利确实专注于驾驶,一直聚焦于F1赛事,坚持用赛车技术反哺民用车,最典型的就是ERS系统。法拉利还有领先的混动技术,296 GTB的V6混动系统能够输出818马力,这一点远超迈凯伦Artura。
法拉利的材料科技也非常了得,最新的Monza SP1/SP2采用F1级碳纤维单体壳,实现了减重30%。
但真正让法拉利脱颖而出的,还是它的商业运作。比如年交付量始终控制在1.3万辆左右,刻意维持所谓的供不应求状态.
比如购买限量车型(如Icona系列)需先拥有多台法拉利,形成“圈子身份认证”,再比如还要做二级市场操纵,合同禁止车主短期内转售,违者列入黑名单,维护稀缺性。
除此之外,法拉利还积极与Hublot、PUMA这些奢侈品牌合作做手表、鞋服,利润率超过60%。还有专门的法拉利主题公园(阿布扎比),法拉利驾驶课程(3天课程收费3万欧元),足以说明法拉利玩的就是圈子。
更加现实的情况是,法拉利从来不是驾驶或者品位的象征。它更多还是代表着财富或者圈层,再直白一点,它的最大用途就是富二代用来泡妞。本质上讲,这是一家伪装成车企的奢侈品公司,这才是法拉利能够抵抗电动化、智能化的根本原因。
就像苹果能够干掉诺基亚,佳能、索尼能够干掉柯达,但香奈儿和路易威登却不会被干掉一样,因为人家卖的就不是产品。
但从另外的角度,维尼亚去批判大屏无用,批评辅助驾驶影响驾驶体验,就有点南辕北辙了。就好像路易威登指责新秀丽不该做那么多口袋一样,本身两者的定位就完全不同。
(3)网友怒怼,已经用脚投票?
维尼亚的言论发出后,很多网友进行了嘲讽,表示自己就是“肤浅”,就是喜欢冰箱、电视、大沙发。现实情况是,问界M9成为销量最高的50万+车型,理想L9、腾势N9、岚图梦想家这些车型纷纷大卖,靠的还真就是超高的配置。
相比法拉利车主们只将车当作玩具,问界M9、理想L9的车主似乎才是真正的“驾驶派”,他们才是真正开车用车的那一批人。
很多家庭就只有一辆车,却能保证父母、老婆、小孩都能坐得舒服。硕大的空间和舒服的座椅就不说了,老人家可以坐后排一边按摩一边看电影,小孩可以在后排看动画,老婆也可以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追剧,这些是实实在在的体验提升。
很多新能源车主都是从BBA,甚至保时捷、玛莎拉蒂车主转化而来的,他们的评价是,被这些豪华品牌PUA了这么多年,花大几十万买车依旧被当孙子,选个车道居中都要花近两万,而且体验还特别差。如今换到国产新能源车,真的是“天亮了”。
对于一些商务场合来说,第二排和第三排能调整到面对面,这就是非常实用的功能。辅助泊车真的能解决很多人的泊车痛点,AI语音控制确实省时省力。
当然了,每个人用车的需求并不一样。有的人喜欢极简,城市开车只是偶尔看看导航,他们不喜欢太多屏幕也是正确的。
有的人就是觉得有大屏更方便,甚至他们还想着,能不能搞个脑电波控制换挡出来,或者加入一个方向盘震动提醒路况功能,这并不是驾驶的退步,而是技术发展的多元化。
但无论哪种情况,法拉利CEO似乎都没资格来评判这些,毕竟他们服务的,只是一群奢侈品爱好者,与真正的驾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4)功夫拍案
有人说,法拉利是汽车圈的老字号,因此它们的意见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个人觉得并不然,因为这家企业的定位从来不是面向普通用户。严格限量不说,还有一堆质量问题,比如之前曝出的488 GTB变速箱警告灯无故触发、车身异响、变速箱顿挫、混动系统过热等等。
普通家用车,要的是耐用性至上,要的是一车多用,要的是公路日常使用场景,这些法拉利都没有涉足过。它又凭什么来指点,汽车应该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