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携程集团董事长梁建章接受一众媒体采访,针对中国入境游现状以及未来,简明扼要地给出五个预判。
1、入境游核心竞争力是超高性价比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点:
丰富的自然及人文资源;
先进的城市基建与配套;
更低廉的旅游消费价格。
第一点无需赘述。
先进的城市基建与配套是这波中国入境游开放浪潮中,被最多提及的一个爆点。在社交媒体上,几乎每一个来到中国的外国人都感叹中国城市科幻般的先进程度以及更人性化的城市服务,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打破了长期以来外国人对中国的固有印象,中外在城市建设领域的明显反差,刺激更多外国人想要来到中国亲身感受。
更低廉的旅游消费价格让外国人能轻松负担来华旅游的开销。一方面,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国内酒店为代表的旅游硬成本更为低廉。在洛杉矶住进一家还不错的中高端酒店,或许要500美元/间夜,但是在上海同等品质的酒店或许只需要500元人民币。另一方面,国内餐饮、娱乐、购物等方面的花销也远低于发达国家,这同时是外国人在TikTok上最经常分享的内容之一。
要知道外国人可不是人傻钱多速来,他们对于高性价比的要求甚至要远超中国人。例如,对于一名德国人而言,日本和中国只不过都是远东地区的两个长途旅游目的地,去哪个国家更加便捷、可以花更少的钱、享受更丰富的旅游体验,自然就选哪个国家。
一流的旅游资源+一流的城市基建+低廉的旅游消费价格,再配合现在的免签政策,中国在外国人眼里的旅游性价比已经大幅提升。而且中国广袤的国土面积让入境游存在巨大的发展纵深,使得在这种超高性价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这对于外国游客的吸引力是绝对致命的,参考东南亚对中国人的吸引力,就更一目了然了。
2、入境游的潜力增量在欧美
中国入境游三大核心客源地分别是亚洲、北美和欧洲。
亚洲是中国入境游的基本盘,东亚的日本和韩国,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是过去及现在入境游的主力客群。但这也意味着中国想要从这些国家短期内获取更多入境游增量客源的难度越来越大,未来主要是靠精耕细作来慢慢提升它们的入境游客流量。
北美和欧洲则是依然具有很大的客源开发潜力。一方面,受到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欧美主要国家赴华入境游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再加上中国针对欧美诸国的免签政策真正发挥效应尚有一段缓冲期。理论上说,在中国与欧美均保持开放态度及加速推动旅游人口流动的大前提下,未来3-5年欧美赴华入境游人次爆发式增长是存在极大可能的。另一方面,亚洲虽然给中国入境游贡献了大量客流,但是这些国家游客入华的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并不高。欧美则不同,由于中国是长线旅游目的地,因此人均客单价原本就更高,而且欧美游客在中国的消费热情更高,消费力度更大,既能够贡献入境游人次,又能够贡献入境游收入。
因此,中国入境游未来的主攻方向需要聚焦在欧美。
3、入境游应该重点扶持航班、活动和会议
综合过往两年入境游大数据可以发现,阻碍中国入境游发展的一大因素还是航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与欧美之间的航班恢复进展缓慢,导致机票价格高企,这成为影响欧美游客前往中国的一大拦路虎。
在中国热门入境游城市中,北京的入境游热度目前不及上海,核心原因在于北京的很多国际会议、展览、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尚未完全恢复,这些活动恰恰是刺激入境游的有效抓手。
此外,参考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新加坡演唱会案例,中国现在迫切需要吸引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绝对号召力的演艺、体育、文化等领域的明星来到中国举办专场活动,透过他们的国际影响力,吸引一批外国粉丝群体来到中国追星,由于这些粉丝又多以年轻人为主,擅长使用TikTok等社交媒体进行内容制作与传播,是中国入境游在海外的重要传播者。
中国可以考虑重点在这三个方面进行扶持补助,必然对刺激入境游有极大助力作用。
4、入境游企业需要穿透短期高投入低回报陷阱
入境游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企业,尤其是大型旅游企业的参与。然而在中短期内,入境游却是一个典型的高投入低回报的买卖。毕竟入境游前期布局时间长、投入的资源多、获取的收益点少且低。即便是对于携程这样的头部OTA而言,入境游产品的佣金收入是远低于出境游的,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内旅游企业布局入境游的决心与信心。
国内旅游企业布局入境游要注重长期效应,这是未来5-10年中国旅游业确定的一大增量市场,只要是增量,旅游企业就必须要坚持去布局追逐,中国旅游业本身进入存量市场阶段,真正可以挖掘的增量市场原本就不多了。
这考验的是企业的战略眼光和中长期布局能力。
5、入境游是中小旅游企业创业的黄金市场
相对于大型旅游企业而言,中小旅游企业反而更容易在入境游浪潮中率先抓取到时代红利。一方面,入境游的市场大盘详细划分下来,依然是需要针对一个个具体的客源国去做生意的。而每一个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入境游经济都存在语言、供应链等方面的天然屏障。另一方面,入境游产业链注定是繁琐且复杂的,从上游资源盘点,到中游平台揽客,再到下游地接服务,中间涉及数不胜数的细节。这些无一不是需要对口的专业人才和企业去死磕才行。
这反而是大型旅游企业触及不到的超级细分市场,适合一批小而美的专业型旅游企业深耕细作。有志于在入境游领域创业的旅游从业者可以积极布局,或许入境游创业很难快速做大或者一夜暴富,但是赚到稳定收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入境游团散比正在发生快速变化,散客客源的占比大幅提升。携程海外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入境游订单量整体同比增幅翻倍,其中自由行、门票、接送机等订单同比有明显涨幅。很多国内入境游创业企业已经开始透过平台去揽客。例如,上海南新雅皇冠假日酒店,去年参加Mega Sale、Go China等营销活动,并加入机酒打包产品套餐,近三个月酒店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90%。从这一点可以判断,未来入境游自由行赛道有可能诞生一批特色明显的小创业玩家。
参照美国入境游发展历程,入境游市场规模占到GDP的1%-2%左右,也就是1-2万亿美元的规模。理论上中国入境游是可以发展到同等规模与水平的。从现阶段来看,中国入境游保持每年50%以上的增速,3-5年内让入境游规模返三四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