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温氏股份“暴利神话”背后:是谁在操控猪肉价格?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赵静 诗与星空 时间:2025-07-08 16:21:17

周末星空君冒着40度的酷暑去了一趟县城郊区,和一位多年的老朋友谈创业融资问题。

他在当地盘了一座山头,主营业务是种艾草,现在艾灸产业链非常庞大,他做原材料端,后续准备开加工厂。捎带着养走地鸡,请了网红试图搞成打卡地。花了不少钱修了环山路,从县城开车过去只需要半个多小时。

作为一个严肃的肉食主义者,星空君问朋友的走地鸡养了多少只。

答曰一万四千只。

好家伙,你告诉我这是捎带着。


在中国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几乎相同的产品,因为产地和口感的不同,导致价格差异巨大。走地鸡(土鸡)就是典型代表,普通白羽肉鸡一只十几元的情况下,走地鸡能买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

为什么不都去养走地鸡呢?


主要还是环境,大部分养殖户没有可以供走地鸡满山遍野乱跑的场地。

而工业化养殖的白羽肉鸡技术非常成熟,成本低廉,虽然价格低,但没有要盘座山这样的隐性成本。

山上比市区要凉爽许多,但依然温度非常高,好在这里通网通电。一边吹着空调吃着朋友亲手做的炒鸡,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

田园牧歌是每个中国知识分子挥之不去的梦想。

于是,星空君问,你这里还缺会计不?

朋友脸部抽动了一下,差点没把锅扣到头上。

近年来,包括养鸡、养猪在内的养殖行业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走地鸡是个例外。

根据《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到2030年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以上。

据测算,现在生猪集约化养殖占比超70%,散户养殖占比低于30%。而蛋鸡肉鸡集约化养殖占比超过80%。

其中,温氏股份同时进行养猪和养鸡,其集约化养殖方式比较有创新:“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

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企业、农户双赢的局面。

01

温氏股份的业绩

温氏股份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扭亏为盈,营收史上最佳,净利润也接近巅峰时期。


数据iFind

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049.24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3年的899.02亿元,同比增长16.6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恢复、公司主要产品(尤其是肉猪)销量的提升以及销售价格的有利变动。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取得了更为亮眼的成绩,成功扭亏为盈。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30亿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则为亏损63.9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44.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达到了95.73亿元,同样实现了同比248.38%的大幅增长。

业绩的显著改善,标志着公司在经历了行业周期波动后,其经营韧性和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恢复和提升。

经过漫长的“猪周期”,公司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


作为“两条腿”走路的养殖巨头,温氏股份不仅从事生猪养殖,还从事肉鸡养殖。

(一)生猪养殖业务

2024年公司销售肉猪3018.27万头(含毛猪和鲜品),同比增长14.93%,毛猪销售均价16.71元/公斤,同比上升12.83%。销量和价格的双双提升,为生猪养殖业务的盈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肉猪养殖是公司营收的第一大来源,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8.69%至281.57亿元,营收贡献率60.22%。

公司继续抓基础生产管理和重大疫病防控等工作,核心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同时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养殖成本同比大幅下降。这使得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全年,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7.2元/斤,公司还初步制定了2025年全年平均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奋斗目标为6.5元/斤5 8。

(二)肉鸡养殖业务

2024年公司销售肉鸡12.08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增长2.09%,毛鸡销售均价13.06元/公斤,同比下降4.60%。虽然销售均价有所下降,但公司养鸡业务生产持续保持高水平稳定,同样受益于饲料原料价格下降,养殖成本同比下降,养鸡业务利润同比上升。

02

优异一季报

进入2025年,温氏股份延续了2024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在第一季度实现了“开门红”。

根据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3.3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18.42亿元同比增长11.37%。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肉猪销量和价格的同比上升,以及肉鸡业务的稳健表现。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20.01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亏损12.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1.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4亿元,同样实现了同比281.92%的大幅增长。

温氏股份在行业中的表现处于较好水平。

猪企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不会不赚钱,但也不会赚大钱(除非靠规模效应)。因为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吃得起猪肉,在猪价过高的时候,会投放储备猪肉平抑价格。

这也意味着,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非洲猪瘟肆虐),猪企要承担很多社会责任,甚至不得不靠亏损来保证市场供应。

当然了,同样为了保证供应,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不会被致命打击。通常情况下,熬过冬天,会迎来政策的春天。

只是偶尔会有个别企业,在冬天中冻死了。

03

“猪周期”的风险

星空君是比较反感周期论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层面,的确存在短期调控的周期,比如猪肉今年过高,明年会有更多企业投入产能导致价格下降。

但拿二战以来分析长周期纯属赛博算命,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往往是超越时代的。长周期本质上就是真空球形鸡,信长周期还不如去和DeepSeek研究算命。


猪周期再也没有走出很多分析人士的预测图形,主要原因就是天启四骑士的影响(瘟疫、战争、饥荒、死亡,出自《新约》)。

另外,技术迭代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星空君断言DeepSeek等AI将重构所有行业,包括猪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