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Rob Browning
今天去库迪,要买9.9块咖啡。
到了门店,想起有外卖红包 ,就在门店麻利地打开淘宝闪购,点完便宜了约3块钱。
然后潇洒给外卖员留了个言:
“我已取货,不用帮送了。”
外卖员立即回复我:“谢谢,用餐愉快”
他应该也很开心吧?
我喝到了便宜咖啡;外卖员更轻松地赚跑腿钱;咖啡店卖出了更多咖啡;淘宝拿到了心心念念的订单。
妥妥四赢,赢麻了。
一
外卖优惠券太多,有的人会发愁怎么用。
一堆堆红包太烫手了。
haha,不需要,就别用。
奶茶喝多了也伤身;几块钱的拼好饭,吃多了也长脂肪嘛。
我自己就翻翻,买点要用的生活用品。
像夏天蚊虫多,昨儿就买了正好要用的电蚊香液。
有的读者担心优惠券有效期,那就预约配送,“买明天早餐面包之类”。
也挺好~
我自己没有刻意找优惠券,平台发啥就用啥。
有的读者说自己找不到优惠券——不知道是否和算法有关?和IP有关?
可以尝试用家里人手机试试、比比券。
外卖大战,还是给了互联网公司不少压力。
看了眼美团的股价——
从去年的高点到现大约跌了-45%,作为一只科技股,市盈率只有16倍多。
我早两年还觉得,美团未来可能会成为公共事业股。
就像水电、通信、高速一样,人人离不开,人人靠着它生活。
说不定有机会用它收息呢?
现在不太这么想了。
它属于民营企业,始终面临竞争:一会大强子就来撑局了,一会马爸爸就来夺食了。
太卷了。
这方面很多央企红利股会好很多。
躺着赚钱, 天然不用竞争。
所以,大家看到挺多红利指数ETF里,会有一堆的央企、国企,这是有天然原因的。
它们可以轻松赚钱,朴实无华。
咱们作为股民,分点红利汤就OK~~
巴菲特说过,商业模式挺重要。
有的商业模式,天然竞争性更小,会有更好的利润。
投资不要挑战复杂题目,选轻松点的就好。大意如此
当然,美团仍然是一家优秀企业。只是它挣钱会更辛苦些。
对了。
大家疯狂点奶茶,香港的奶茶股也涨得很不错。
奈雪本来都要成仙股了,七月份涨了25%;茶百道今天涨了11%...
但这种补贴战难以长年持续。
奶茶品牌依然会很难,很卷。这种大概率属于热点投机,股价难以长期上涨。
现在怎样涨上去,很有可能怎样跌回来。
二
万物在降价。
有一个新鲜现象,可能很多人会忽略,值得稍微提示下。
物业费打折现象变多
我这边读者中,应该有不少可能在大城市工作,然后在老家的省会城市有房子。
日常空着不住,每年照付物业费。
挺多城市官方陆陆续续通知:对于空置房产,物业费可以打折。
比如7折-9折不等。
这种一般由当地官方发布通知、进行指导。
比如镇江通知,如果业主空置超过六个月,可以减按7折交物业费。
长沙规定,前两年 空置期物业费 可以打7折,后面可以打9折。
一般而言,物业不会主动通知业主降价。
这种降价优惠,需要大伙自行问问。
哪怕官方没有指导物业费折扣,业主也可以试着——
和物业公司磋商。
聊着聊着,说不定就聊出了降价机会呢。
中指院做过一项统计:全国20个重点城市,目前物业费均价是 2.72块钱/月。
那,一套120平房子,平均一年要交四千块左右的物业费。
打七折,能省1千多块钱呢。
苍蝇腿也是肉~
不仅是空置房物业费打折。
随着房价下降,大家对物业费、采暖费、电费...越来越敏感。
已经入住的业主,也会有打折的机会。
我看到一家武汉的物业公司,就宣布对管理的小区,物业费由3.3元下降到2.6元。
本身房价在下行,很多购房人承受着损失,每年还要失血养空置房。
内心会很郁闷。
物业费打折,对物业公司也不一定是坏处。
很多物业公司的收缴率并不高。
我之前看物管人分享,她每年最头疼的是催缴物业费。
“能收上来70%,就很不错了。拖欠太久了,就只能起诉到法院。”
降降价,或许可以换来更高的收缴率。
PS.
顺便说一句。
我在两年前介绍过日本的负动产现象。日本小地方的房子陷入了一种尴尬。
不停贬值、无人接手。
出现了房产恶性循环:
房子已经没那么值钱,但每年还要缴纳物业费、不动产税。
有的业主就失踪了,不愿意继续背负费用;
或者业主去世后,子女不愿意继承了。
但,这给小区其他业主带来了巨大麻烦。
剩余的业主,需要掏更多的钱,去维护小区的保洁,保安,绿化,维修等等...
交的钱不够,那物业持续懈怠,对小区保养不给力。
又会带来进一步损坏、贬值。
这种现象,会不会在我们这边上演?
当一个资产不再快速增长后,它的每一个缺点,会慢慢显现出来,变得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