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陈阳 米筐投资 时间:2025-07-08 16:31:27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产生一些影响深远的变化。

比如说过去5年,最大的改变是新旧动能转换和人口变化。

这是对未来5年,甚至是将来产生巨大影响的变量因素。

从2021年开始,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动能增长开始急速放缓,给经济带来下行压力。虽然新能源汽车等之类的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但要想平替房地产撤退所留下的空白,则路还很长。

2022年开始,人口总量开始自1961年以来第一次负增长,此后,2023年和2024年数字越拉越大。

所以,新旧动能转换所带来的经济龙头空白,以及人口变量,叠加全球经济巨震,三种力量和一,所带来了一个共识是:

经济的未来,必须靠国内。

靠国内,就是靠消费。

这就是眼下从思想层面,所达到的最大共识。

这个共识所能带来的变化是什么?

是政策思维的巨大变化。

比如说,改革开放40多年,政策的核心一直是放在供给端。每一次的五年计划,政策的重点都是投资、扩大生产、大基建等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这是短缺经济的典型特征。

但是,如今,我们已经步入到过剩经济时代,经济的矛盾点已经转变为了需求不足。

所以,需求能不能成长为经济龙头,决定这我们是不是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跨入中期发达国家门槛的重要一环。

向左走,说拉美;向右走,是西方。

有一点被大家忽略的是,我们现在所有的计划,都是为了2035年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

一切计划和政策,都是奔着这个目标而去的。

所以,此后十年,就是我们迎来巨大变革的十年。

但消费崛起,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从冰山理论来说,9/10在水面之下。

那么,当消费真的已经成为龙头,那意味着,我们的改革开放很难涉及的深水区,不仅有重大突破,甚至已经有显著的成果。

比如说,分配制度改革;比如说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比如说,城乡二元制改革。

当消费真的成长为龙头,则说明这些改革都已经成果显著。

因为这些,正是消费崛起的基础制度条件。

拉美这些改革没有完成。所以,就滑落了。

所以,这就是下一个五年,我们所能看到的巨大改变。这是第一点。

再看第二点,就是促进消费的路径是什么?

或者说,下一步的消费拉动,重点会放在哪里?

大体说来,消费分为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国内的商品消费其实一直都很高,和发达国家基本没有差距。

真正的差距,全部在服务消费。

什么是服务消费?

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保、养老……

基本就是和民生有关的社会服务。

那么为什么服务类消费差了很远?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供给不足,民生类的需要准入制,以及价格管控,导致资本热度不高。

第二是城乡二元制,人口集中在农村,服务消费本身就不足。

所以,未来10年,服务类消费和民生类投资,毋庸置疑将是投资的重点。

6月9号,《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发布,其中指出的发力方向是:


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

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

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

这四点,解决的是制约服务消费不振的核心要素:

1、供给跟不上

2、价格过高

3、质量不佳

因为这因素的存在,一直以来,城市资源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公平和不平均。

比如说上学的户口制和学区房,都是按条件排序。

比如说,三甲医院都集中在大城市里,但新农合和城市医保的报销比例却有着巨大差距。

下一步的政策重点是,3亿农民变成新市民。

这3亿新市民,就是服务消费的主力军。而政策也将围绕着这3亿主力军展开。

总结一下,上面的服务消费和民生政策,可以被统称为,给中低收入人群减负。

还有一面是增收。

国内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还很低。数据是,一个美国工人的收入可以养活4.5个人;而国内一个工人则只能养活1.1个人。

还有就是托住资产价格,让居民财产性财富恢复增长,救楼市救股市,都是这个逻辑。

归根结底,未来5年,政策的底层逻辑是:

经济增长龙头是国内消费,这是核心主干。

方法是增收减负,这是操作逻辑。

具体执行是:

1、工资收入增长+财富资产增长;或者说现金流增长+资产增值。

2、降低一切成本,维持长期的低息环境,降低居民负债负担。

现有和将来的所有政策都离不开这个核心主干。比如说《民营企业法》强力推出、大学生就业被最高级别的重视,文科大裁撤、全力救股市、将房地产回稳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等等等等,都脱离不开这个总纲。

这也是未来几年的主要政策逻辑。也是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的东西。

如果你不太懂这些也没事,最近我做了一个,实时分享对政策、对资产,对全球格局变动的思考,你进群多关注一下群分享就可以了。


眼下已经有5000群友了。如果你想加入,扫码添加就好。顺便说一句,晚上会有一场私密群直播,聊一些不太能写的。


好了,有缘群里见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