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携程 “强制调价” 风波升级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柳晴雪 Daily每日财报 时间:2025-07-11 12:27:37



携程之困,用户商家齐吐槽。

文/每日财报 李佳蔓

近期,携程的“强制调价”风波愈然愈烈。

7月7日瞭望周刊发布评论《平台调价监管须到位》称,“调价助手”是平台为商家提供的后台程序,初衷是通过动态比价优化定价策略,打造平台的价格吸引力以汇聚客流、实现盈利。但当平台过度为算法赋权,使其从辅助角色变成主导角色,商家的盈利空间便会被不断挤压。而一旦平台将这种“单边定价权”固化为商家必须接受的“强制性规则”,商家就变成平台之间恶性竞争的牺牲品,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也随之瓦解。

随后正观新闻报道,面对商家投诉,郑州市监局介已经介入调查。那么强制商家接受自动调价是否越界?行为是否触碰《反垄断法》红线?


携程被爆料:

“调价助手”变“强制调价”

对于商家来说,携程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平台。一方面,携程拥有庞大的用户流量,能为商家带来订单;另一方面,携程的种种规则让商家苦不堪言。

“调价助手”是携程推出的一项自动化调价工具,可根据市场供需调整房价,商家应该拥有自主选择权。但多位商家爆料称,只要检测到其他平台价格更低,携程后台便自动调低酒店房价,甚至会导致部分房型售价低于成本价。有些商家虽然申报了八五折扣,后台可以擅自调整到七五折。

不仅商家的定价权被剥夺,更让商家无奈的是功能的“强制绑定” 机制。多位商家反映,携程将 “调价助手” 与平台挂牌资格深度捆绑,只要入驻便自动开通,退出流程则形同虚设,即使要求关闭时携程客服常以“系统默认”“无法单独关闭”等理由推脱。

也有商家称,携程与他们签订的合同往往包含严格的“独家合作”或“最低价保证”条款,若商家在其他平台提供更低价格,携程有权罚款或降低其搜索排名。对于议价能力弱的的商家来说,这类条款几乎没有商量余地。

这种行为已引发法律层面的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平台不得强制商家接受不合理条款或干预其正常经营。商家普遍认为,携程此举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不过,对于这些指控,携程暂未从公开信息看到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波商家的反击是发生在京东宣布进军商旅市场之时。过去三个月,京东挑起外卖大战,很快与美团、饿了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快京东就将这场战火烧到了酒旅市场。

6月18日,京东发布《致全体酒店经营者的一封公开信》,以最高三年0佣金的优惠吸引酒店入驻。紧接着6月20日京东再发推文称:两天内,已收到近5万家酒店入驻申请。而酒旅市场是以携程为代表的OTA在线旅行服务平台的最大蛋糕。

或许是看到了京东对于携程的挑战,近期国内多家酒店商家趁机向外界表达不满。


高市占率下的 “强势”:

携程的盈利逻辑

携程的 “强势”,源于其在 OTA(在线旅游)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

从布局来看,携程通过 “章鱼式” 扩张形成了庞大的生态:线上整合去哪儿、艺龙、同程,线下控股旅游百事通,股权渗透首旅酒店、华住集团等巨头;合作全球 120 万家酒店及 480 家航空公司,构建起 “机 + 酒” 双寡头优势。据Fastdata 2023年报告,其住宿预订 GMV 市占率35%-40%,叠加同程旅行后,“携程系” 市占率约55%-65%;携程系平台(含去哪儿、同程)机票交易额占比约47%,形成了对行业的优势性掌控。

这种地位直接转化为对商家的高议价权。据商家反映,携程对酒店的佣金率普遍在 12%-20%,部分特殊酒店甚至高达 30%,远超美团、抖音、飞猪等同行(8%-10%,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甚至低至 1% 以下)。有商家吐槽:15% 的基础佣金已压缩利润空间,加上为争取曝光需支付的 30%“金字塔广告” 费用,实际成本高达 45%。这种高额的收费,让商家不堪重负。

高佣金支撑了携程的高盈利。携程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净收入138亿元,同比增16%、环比增9%;净利润43亿元,环比暴增95%。毛利率更是稳定在80%以上,超过国内一众互联网巨头,赚钱能力遥遥领先。

其中,一季度住宿预订收入 55 亿元,同比增 23%,占总营收近 40%;现金储备高达 929 亿元,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但商家的承压已逐渐显现。即便是华住集团这样的头部企业,其创始人季琦也在 2024 年内部文中直言 “部分门店过于依赖 OTA”,强调 “中央渠道最低价是底线”,并要求自有会员占比提升至 85%。头部酒店企业都出来反抗,底下的中小酒店却有苦难言。携程通过 “特牌”“金牌”“银牌” 分级体系,将酒店划分为不同等级,高等级需承诺 “独家合作” 或接受 “强制调价”,商家若想退出,往往面临流量骤减的风险


新玩家入局:

行业竞争加剧与 “破局” 压力

携程的高利润与商家的不满,为新玩家提供了切入机会。

2025 年 618 期间,京东宣布进军商旅市场,以 “最高三年 0 佣金” 吸引酒店入驻,仅两天就收到近 5 万家酒店申请。尽管该政策要求接入京东 PLUS 会员体系,但相比携程的高佣金,还是吸引了不少的商家。

事实上,这并非首次有玩家挑战携程:飞猪曾以平均 5% 的低佣金啃下其 40% 的出境游份额;美团依托本地生活高频场景,花十年积累酒店资源,抢占部分OTA市场份额。今年一季度的到店酒旅就给财报贡献了不错的成绩。;抖音、快手则以短视频、直播为抓手,有数据显示抖音2023 年酒旅 GMV 达 600 亿元,市占率从 2% 提升至 3%,分流年轻客群。

新玩家的涌入,迫使携程在 “维持高毛利” 与 “留住商家” 之间寻找平衡。但其用户端的问题也长期备受诟病:长期存在的 “杀熟” 争议(针对高意向用户展示更高价格)、捆绑销售(如 “全能保障”“座位随心选” 等附加服务默认勾选,退改时却另有收费),让消费者对平台信任度下降。

携程之困,用户商家齐吐槽。面对市场的不满,我们看到携程也在变化:推出旅游平台 3.0 战略,优化服务体验;投入超 1 亿元资金与技术支持商家,以 AI 赋能降低运营成本;发力自驾游市场,推出 “无忧租一口价” 等产品,并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但这些举措能否扭转行业对其 “强势逐利” 的印象,仍需时间检验。


每财网&每日财报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电话:010-64607577

手机(微信):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