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7月11日消息,有多家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星巴克已收到数份针对其中国业务的收购提议,大多数投资者均瞄准控股权;星巴克被指可能保留30%的股权,其余股权将由多家买家分摊,每家持有不到30%的股权。
图源:摄图网
这意味着,星巴克大概率想要保持中国业务的主导权。据“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星巴克中国业务的合理估值约为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6亿元)。
另外,最新消息传出大钲资本也加入了竞购队伍,成为30多名竞购者之一。据悉,大钲资本是瑞幸咖啡的最大股东,2022年1月,大钲资本牵头的买方团完成了对瑞幸部分老股的收购,成为了投票权超过50%的控股股东。据“涌流商业”表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大钲资本持有瑞幸17.4%A类股、100%B类股,合计持股为31.3%,并拥有53.6%的投票权。
大钲资本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黎辉,早年黎辉曾作为大钲资本的代表进入瑞幸咖啡董事会,又在2020年“财务造假风波”事件发生后出局董事会。
据“国际金融报”表示,黎辉与陆正耀由于理念分歧和利益冲突,从合作伙伴走向分道扬镳,均在股东大会决议后出局瑞幸董事会。
直到2025年4月29日,瑞幸咖啡突然宣布由黎辉接替担任瑞幸咖啡董事会主席。出局董事会5年后,黎辉再次回归。对此黎辉表示,很荣幸能够在瑞幸咖啡这个重要时刻重新加入董事会并担任董事长一职。将致力执行当前的战略举措,并推动公司的下一阶段增长。
手握瑞幸的同时,现在又惦记上了星巴克,中国是星巴克在美国以外最大的市场,截至2025年3月底,星巴克中国拥有超过7750家门店。尽管星巴克门店数在增长,但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从2021年37亿美元峰值,下降到2024年的约30亿美元。
星巴克有意出售中国业务一事,最早于2024年7月就有消息披露,虽然多次深陷“卖身”传闻,但星巴克仍然发展的很“健康”。
将星巴克与赶超它的瑞幸放在一起比较来看会更加直观。2022年至2024年星巴克中国区的营收连续三年都稳定在210亿,而瑞幸咖啡的年营收则从2022年的133亿一路涨到了2024年的344亿。从利润率来看星巴克的利润率为15%,而瑞幸2024年的利润率为10.4%。
作为老牌咖啡企业的星巴克,如今面临的是长远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危机,此时引进一些能够补齐自身短板和资源的资本不乏是一个好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