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泰福泵业股价(300992.SZ)低开之后,全天水下游荡,以-5.79%收盘。受收购消息刺激,7月10日,泰福泵业的收盘价为26.75元,上涨6.24%。
7月9日晚间,浙江泰福泵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福泵业”)公告,公司正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浙江南洋华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洋华诚”)不低于51%的股份并取得南洋华诚控股权,具体收购比例以正式协议约定为准。
交易完成后,南洋华诚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涉及发行股份,也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AI制图
跨界收购
资料显示,南洋华诚成立于2021年,主营业务为薄膜电容器相关BOPP薄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合成树脂协会高功能薄膜分会出具的证明,南洋华诚产销电容器用聚丙烯电子薄膜材料在2023年为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薄膜电容器是电气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系统、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随着电力系统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不断发展,对薄膜电容器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电容器薄膜是薄膜电容器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决定电容器耐压性、寿命及高频稳定性。
而泰福泵业主要从事民用水泵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陆上泵、小型潜水泵、节能泵。
可以看出,本次收购为跨界收购。
对于本次收购,泰福泵业称,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新增电容器薄膜业务,公司业务将向新质生产力方向拓展。
增长乏力
IPO日报发现,泰福泵业于2021年5月上市,上市前后的业绩表现差异较大。
上市前,2017年-2020年,泰福泵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140.26万元、29409.59万元、38642.67万元、42358.37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2.6万元、4593.05万元、6618.81万元、6476.57万元,盈利水平整体呈稳定增长态势。
上市后,2021年-2024年,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6132.62万元、55365.55万元、71439.83万元、74336.5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112.09万元、6116.27万元、5344.69万元、1217.29万元。
今年一季度,泰福泵业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下降3.0%;净利润2181万元,同比增长115.0%。
上市四年来,公司收入虽然明显增长,但是净利润却大幅下滑。
对此,泰福泵业也表示,公司所处的水泵行业虽然整体规模稳定增长,但作为较传统的制造业,产业内的竞争趋于激烈,上市公司利润增长乏力。为此,泰福泵业拟通过购买南洋华诚控股权,引入新质生产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事实上,早在公司IPO期间,水泵行业的整体发展就不乐观。不少同行公司的业绩表现不如人意,不得不进行业务转型。
上会稿中,泰福泵业列举了不少同行业可比公司,其中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大元泵业、东音股份、新界泵业、凌霄泵业、君禾股份、利欧股份等。
其中,东音股份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井用潜水泵、小型潜水泵及陆上泵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6年才上市的东音股份,2019年就被罗欣药业借壳,原有业务置出上市公司体外,公司转型进入医药制造行业,主营业务变更为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而新界泵业成立于1997年,并于2010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要从事各类水泵及控制设备以及空气压缩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农用水泵。2020年,新界泵业被天山铝业借壳,主营业务变更,自此与公司不存在竞争关系。
在上述资产重组中,新界泵业坦言,传统制造业面临向技术密集型、高品牌溢价的制造模式转型升级的压力。受此影响,近年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增速放缓,未来的盈利成长性不容乐观。
此外,利欧股份成立于2001年,并于2007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公司原来主要从事泵、园林机械、清洗和植保机械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其中泵产品包含旋涡泵、离心泵、循环泵、自吸泵、喷射泵等。2014年,利欧股份开始转型数字营销业务,几年内并购了十多家公司。2024年,利欧股份的机械制造业务(包括民用及商用泵、工业泵、园林机械及配件)营业收入为42.34亿元,仅占公司总收入的20%。
如今,上市四年的泰福泵业也发起了首次重大资产重组,进行业务转型。
记者 吴鸣洲
文字编辑 褚念颖
版面编辑 褚念颖
责任编辑 光云
1
2
3
4
如果您有IPO、并购重组等上市公司相关的需要分享,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 ipowgw@ifnews.com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