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光伏刚刚抬出ICU,大股东就准备提桶跑路?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冯璃月 赶碳号 时间:2025-07-12 00:12:38


大股东们出于“个人资金需求”,合理、合法、合规地减持自家股票,这事没毛病。套现一下下,搞点钱,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嘛,可以理解。但是,全行业都在“反内卷”,光伏刚刚抬出ICU,就如此迫不及待,还是让被套牢的投资者们心里不是滋味。

光伏主材企业股债双杀,当下自然不能也无法减持。赶碳号说的,是奥特维、捷佳伟创和高测股份这些光伏设备龙头企业。

行业上升期,正是这些设备企业推波助澜,搞交钥匙工程,让光伏技术无限扩散,产能无限扩张。行业渡劫时,还是这些企业,不但成了付债人,更是要趁着这一轮行业自救的小反弹纷纷减持,毫不含乎,不管当下股价有多低,市场有多么脆弱和低迷。

01股价已膝斩,大股东仍要夺路而逃

对行业得有多么不看好,才会选择在当下来减持套现?

与光伏主材企业尽心竭力回购、维护投资者信心不同,光伏卖铲人似乎根本就不在乎股价——股价膝斩,仍义无反顾地减持自家公司股票。

春江水“冷”鸭先知。这些鸭子或许并不看好这一轮去产能、反内卷吧。

主材和设备企业两种不同的态度,或与他们的商业模式有关。光伏主材是重资产模式,上了赌桌就难下来了;而光伏设备企业普遍轻资产模式,在风口时他们一起飞;在底部时,他们想什么时候下车就什么时候下车。

更何况,据说有关部门已经停止了光伏新增项目的备案。但是,算盘真的可以这样打吗?光伏设备企业真的可以全身而退吗?


7月5日,奥特维公告:葛志勇(持股27.03%)、李文(持股17.70%)、奥创投资(持股4.20%)、奥利投资(持股2.07%)拟合计转让15,750,000股,占总股本4.99%,转让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出让方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葛志勇、李文)及一致行动人。

这个4.99%,正好卡在5%以下,够绝的。受让方因为在5%以下,任何抛售都无须公告,卖就是了。

7月5日是星期五,仅仅过了一个周末,询价就已经结束了。

奥特维公告称:根据2025年7月7日询价申购情况,初步确定转让价格为28.35元/股;共有19家机构投资者参与报价,涵盖基金管理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私募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等。

这些机构反应真够快的,若是周末不加班,甚至都赶不上报价了。效率如此高,主要是券商给力。券商不是别人,正是赶碳号以前多次提到的中信证券。那个两市发行第一高价股禾迈股份,就是它的杰作。

在券商一哥的加持下,机构反应如此迅速,难道是真的在当下看好这家光伏设备企业,还是另有隐情呢?

以28.35元/股,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累计套现4.46亿元,控股股东葛志勇、李文分别套现2.13亿元、1.79亿元。从绝对数字上看,4.46亿元并不算多;28.35元也是奥特维的膝斩价。

在2022年8月23 日,奥特维曾创下过132.18元的历史最高(复权价)。28.35元,已较历史最高价跌去了79%。

那么,现在股价这么低,控股股东为什么坚持减持股票呢?且尽可能得多减持,且又不想触及5%的敏感点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实际控制人及高管还曾增持过公司的股票。2023年7月公告显示:董事长、总经理葛志勇,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李文,董事、董事会秘书周永秀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14,21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0%,增持总金额为人民币6,077.75万元(包含交易费用)。

从结果上看,这次增持是亏钱了。

这次减持,公司称是股东资金需求。但是,通常情况下,市场会把这种情形理解为创始人、实控人对公司没有信心了。

我们不妨看看奥特维正在经历什么!

第一,业绩不好。今年1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5.34 亿元,同比下降 21.90%;归母净利润:1.41 亿元,同比下降 57.56%;扣非净利润为1.24 亿元,同比下降 63.40%。

第二,应收账款及存货风险高企。这可以参看前文《光伏设备的苦和难,都体现在奥特维身上了!》。现在光伏企业日子难过,下游客户不提货、不验收、不付款(没钱付)很正常,暴雷或被迫沦为润阳的股东这种事情,随时可能发生。此前,润阳股份1.8亿元的应收账款就收不到了,奥特维就被迫债转股了。反正有悦达兜底,等着这家本应该被出清的企业在未来上市吧。

第三,订单风险。

公司年报称:2024年度,奥特维签署销售订单101.49亿元(含税),比2023年度下降22.49%;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118.31亿元(含税),比2023年度下降10.40%。

但是,现在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残酷现实是:光伏行业反内卷,光伏企业几乎没有新增产能了,在建工程呈现大面积放缓、中止的状况。而2024年奥特维85%的营收来自光伏。现在没人买铲子了,那还怎么卖?

那么,奥特维的光伏设备的订单,还有多少会真正执行呢?2025年的新增订单,又会有多少呢?

没有订单,就难有营收;没有营收,难有业绩;没有业绩,何谈未来?

春江水“冷”鸭先知,可能没有人比奥特维这样的设备企业更了解水温吧。

02设备企业大股东,集体出逃

奥特维上市多年,几乎没有减持过,相反还曾增持股份。控股股东趁现在环境不好,减持套现也无可厚非。

相比之下,高测股份、捷佳伟创等企业,就显得更急吼吼了。

今年4月4日,高测股份公告:高测股份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顼拟转让股份的总数为27,308,000股,占高测股份总股本的比例为4.99%。

又是熟悉的4.99%!估计正是高测给奥特维打了样!

今年5月12日, 捷佳伟创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总经理余仲、恒创汇业、弘兴远业、鼎佳汇业减持。

其中,余仲计划减持不超过1,8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52%; 一致行动人(恒创汇业、弘兴远业、鼎佳汇业):合计计划减持不超过7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20%。这是余仲首次减持。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减持的太少了,余仲有点后悔。仅仅过了4天,即5月16 日,捷佳伟创又发布公告:余仲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3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734,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50%)。

另外,捷佳伟创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梁美珍的一致行动人蒋泽宇,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68,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28%),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203,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50%)。2017年,蒋柳健因病去世,其生前持有的捷佳伟创股份由梁美珍和子女继承;梁美珍与蒋泽宇是母子关系。梁美珍系捷佳伟创创始人蒋柳健的遗孀。

相比之下,设备企业迈为股份显得更加“高风亮节”。实际控制人周剑没有减持,但却一直在“掩护”其他股东减持。类似的情况,还有固德威的黄敏,禾迈股份的邵建雄等等。

你有没有发现,高测股份、捷佳伟创和奥特维有诸多共同点:

第一,同属设备行业,都是光伏卖铲人,也是光伏行业的晴雨表,他们更了解光伏行业。

第二,他们是各自领域的卷王。

高测股份的切片机,直接把行业价格击穿,打得竞争对手没有活路——弘元绿能几乎已经不再对外销售切片机了。当然,这说明高测股份的市场竞争力强。

光是在切片设备上打败竞争对手还不算,高测股份甚至还把手伸到了切片领域,搞起了硅片代加工的生意。

高测的切片产能规划总规模为102GW,其中已落地产能63GW,分布在四川宜宾、乐山,江苏盐城等地。这一块业务的毛利曾经一度超过40%。

因为高测股份太卷了。因此行业中一直有这样的传言:“高测股份永远会把最先进的切片机留给自己用,这样就可以保证每公斤硅棒多切出两片硅片,公司代切片的生意就一直兴旺。”

总之,光伏硅片行业的卷,高测股份功不可没!

捷佳伟创就更不用多说了。因为其面向全行业提供TOPCon整线设备,推广交钥匙工程,这才把本来是先进技术的TOPCon变得没有门槛。任何一个外来者、跨界者都能轻松入局。TOPCon产能过剩,捷佳伟创肯定算是第一功臣。

奥特维也不是无辜的。奥特维本来主打的是串焊机,在这一轮光伏热潮中通过收购的方式不断丰富生产线,成功占领单晶炉等多个市场。

后 记

光伏卖铲人这些卷王们,为了占领市场,不分客户,大小通吃,催肥了自己人业绩,是光伏内卷的第一大功臣。

现在,控股股东就准备这样轻易下车了吗?光伏的寒气会有多少涌进设备行业呢?赶碳号判断,当光伏设备企业集体暴雷的时候,可能才是光伏行业真正的至暗时刻。不知怎的,说起设备企业未来的暴雷,笔者竟然没有激起多少同情恻隐之心。

估计现在光伏主材企业们多少还是羡慕设备企业的,因为他们自己想跑根本跑不掉。除了阿特斯以外,没有一家光伏主材企业的控股股东、高管减持自家公司股权,相反都在回购,他们的高管也在增持自家公司股票。

公开资料显示:阿特斯于2023年6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去年12月,Beta Metric Limited(新佰视界有限公司)、无锡元禾重元优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减持了1.50%;今年6月,元禾重元又计划减持不超过110,646,519股(占总股本3%)。

这次元禾重元接近于清仓式减持了,从最初的4.32%,减持后只剩下0.57%。元禾重元并不是一般性的财务投资者,而是苏州国资。

END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