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出台以后,全网都在说劫贫济富,好像这个法案只是一个讨好资本家的工具。
但我们如果真的这么认为,就有点小瞧特朗普了,这个大而美法案远没有那么简单,并且对中国的针对性极强。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法案呢?我认为可以用11个字来总结,就是“扬长避短,不要福利要就业”。
先说后半句,不要福利要就业。
这个法案的核心内容可以总结成5条,前两条是减税和削减公共福利开支,比如医疗补助这一项,直接削减了将近1万亿美元,预计将有1200万人会因此失去医疗保障。
但削减的对象并非是针对穷人,而是懒人,这个法案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劫懒济勤。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老弱病残不受影响,还是能免费获得医疗保险。
其次,身体健全的成年人只要每月工作80个小时以上,就能领到免费的医疗保险,而且这80个小时不要求必须是正经工作,包括上学、培训、做义工等,都可以计算工时。
所以,特朗普的核心目标还是制造业回流。
他一方面给企业和富人降税,鼓励投资,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想把懒汉转化成劳动力,让他们去进厂去打螺丝,别白白消耗社会资源,却不创造任何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其实找准了美国社会的一个痛点,因为在欧美等高福利国家,这些年有太多的懒汉躺在救济册上,他们宁可只维持最低的消费,也不愿意辛苦工作。
这方面欧洲的问题其实更大,所以特朗普团队在选举时就拿欧洲当反面教材,提出了不要福利要就业的口号。
再说前半句,扬长避短。
这个法案的第三条和第四条核心内容,是调整能源补贴和增加军费。
因为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布局,已经在技术、产能、成本上建立了全方位的优势,美国想追也追不上,所以对于特朗普来说,还不如干脆放弃,避开美国的短处。
而转过头来鼓励传统能源,则是发扬美国的长处。
美国在页岩油技术革命之后,迅速成了全球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美国的石油日产量高达2013万桶,将近沙特的两倍,天然气方面,美国年产量1.35万亿立方米,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所以特朗普鼓励传统能源,就是先保住美国的基本盘,而且他也并不是完全放弃新能源,而是要走一条新赛道,这个法案在能源领域还大力扶持核电,尤其是可控核聚变。
这个东西一旦发展成熟,是有可能彻底改变人类能源史的,一个小小的反应堆,就能满足一个城市几十年的用电需求,想象空间非常大。
在可控核聚变方面,美国目前的技术全球领先,谷歌最近下了一个几十亿美元的超级大单,要采购一家核聚变公司的未来产品,可见核聚变商业化的时代已经不远了。
说到底,美国在尖端科技方面依旧有优势,所以特朗普就要继续强化优势,而不是跟中国在光伏风电等领域死磕。
另外,这个法案还要增加军费投入,包括投资1500亿美元的金色穹顶计划,实际上也是在继续强化美国的军事优势,因为军事优势才是美国一切霸权的基础,如果美国军力衰弱了,他们也会沦为别人的一盘菜。
这4条核心内容总结下来,特朗普的战略目标就很清晰了,他就是要脱虚向实,增强美国的硬实力。
一方面要跟中国抢制造业,因为制造业是硬实力的基础,另一方面在能源和军工领域强化优势,维持美国的霸权。
当然了,这份法案所有内容的大前提,是得有足够的钱,仅仅依靠削减福利和加征关税带来的收入,是无法维持收支平衡的。
所以大而美法案的第5条核心内容,就是增加5万亿的美债上限,特朗普要继续借债给美国经济打鸡血。
但最大的漏洞也在这里,美债规模已经突破了36万亿,特朗普还要继续滚雪球,搞不好就会雪崩。
一旦美债崩了,特朗普再美好的愿望也会被债务陷阱吞噬,他也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但站在中国的角度,我们一定不能轻视了对手,中美新一轮的竞争,可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