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稀土永磁板块持续拉升。截至收盘,奔朗新材触及30cm涨停,三川智慧、久吾高科20cm涨停,中科磁业、西磁科技涨超10%,包钢股份、华宏科技、北方稀土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上,北方稀土、包钢股份上调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拟将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环比上涨1.5%。
海外市场方面,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近日宣布,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同意以4亿美元收购这家公司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从而成为其最大股东。据预测,五角大楼今后可能继续购入该公司的普通股,并为其注入数十亿美元的长期投资。
政策与市场共振
在分析人士看来,今年以来,稀土永磁板块大涨的核心驱动因素是政策端的出口管制与总量调控强化,叠加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下游需求爆发,形成供需紧平衡格局。政策与市场共振效应推动稀土价格中枢上移,企业盈利修复预期增强,吸引资金持续流入。
政策方面,4月,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涵盖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物项,涉及氧化物、金属、合金及永磁材料等全产业链12。管制后,海外中重稀土短期面临短缺,价格上行压力显著,氧化镝价格波动区间扩大至1605-1740元/千克,氧化铽价格年初以来上涨至6630元/千克。
2月,工信部发布《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明确仅允许稀土集团参与开采与冶炼分离,进口矿及独居石精矿纳入总量调控体系。市场预计,2025年稀土开采配额总量为27万-28万吨REO,同比增速约5%-10%,增速低于2024年的6%。轻稀土配额增长10%,中重稀土配额维持1.92万吨,凸显战略资源管控力度。
市场方面,新能源汽车与机器人产业的爆发拉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持续提升。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4%。每辆新能源汽车稀土永磁材料用量约5kg,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拉动量达7.3万吨。
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年来,稀土精矿交易价格呈现持续上调趋势。7月10日晚间,国内稀土行业两大龙头企业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同时发布公告,宣布将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此次调价再次体现了稀土市场价格的上行趋势,引发了市场对稀土板块的广泛关注。
龙头概念股“涨”势惊人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收盘,A股稀土永磁概念一共有61只概念股。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今年以来,九菱科技、惠城环保、奔朗新材、广晟有色、中科磁业、科恒股份、卧龙新能、宁波韵升、西磁科技、大地熊、三祥新材、北矿科技、赤峰黄金、华宏科技、东方锆业、龙磁科技等16只个股涨幅超过50%。
其中,九菱科技、惠城环保、奔朗新材、广晟有色、中科磁业5只个股成功实现翻倍,九菱科技则以323.93%的涨幅位居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九菱科技主要从事粉末冶金、永磁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涉及汽车零件、家电零件两个领域,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汽车起动机、发电机、雨刮电机、汽车转向系统、汽车水泵电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制冷压缩机、洗衣机离合器、减速器等。
公司终端客户包括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现代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东风汽车、潍柴、玉柴、康明斯等知名汽车和内燃机厂商,以及海尔、美的、惠而浦等知名家电企业。
据悉,九菱科技与合肥工业大学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签订了长期技术协作和产品开发协议,通过“产学研”模式,深入拓展高性能汽车用粉末冶金结构零件及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从今日表现看,截至收盘,北方稀土上涨10.00%,当日主力资金买入金额32.47亿元,人气值冲上同花顺热榜第5名。据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稀土矿独家开采权,国家稀土指标占比约70%,形成冶炼分离至应用产品的全产业链优势,为国有控股企业。
7月9日,北方稀土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至9.6亿元,同比增加1882.54%至2014.71%;实现扣非净利润8.8亿元到9.4亿元,同比增加5538.33%至5922.76%。
北方稀土表示,主要因市场企稳向好、产销量增长及降本提质增效成效显著,带动业绩同比大幅提升。公司对未来稀土价格走势持乐观看法。
包钢股份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3次。据此前披露,公司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无缝管年产能170万吨,钢轨年产能210万吨,应用于京沪高铁等国家重要线路。公司控股股东为包头钢铁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属于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