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贾琦
编辑:程程
设计:岚昇
树欲静而风不止。娃哈哈集团正陷入一场横跨境内外的财富与继承风波。一纸诉讼,将这个饮料帝国背后的家族秘辛推上了风口浪尖。
据《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7月13日报道,宗庆后之女、现任董事长宗馥莉,遭三名自称“同父异母”的宗氏后人起诉,指控她擅自处置宗庆后生前设立于香港汇丰银行的21亿美元信托资产,并要求继承其名下高达29.4%、市值超200亿元人民币的娃哈哈股份。
“家族内部事务,与公司的运营及业务并无关联。”娃哈哈方面的回应,拦不住外界对宗氏家族继承悬念的持续发酵,也挡不住舆论对这家老牌民企权力交接走向的密集猜测。
过往,宗馥莉长期被视为宗庆后唯一继承人。如今,围绕继承权的家族争议正逐步显现,“布鞋首富”身后留下的,并非一纸遗嘱,而是一场尚无定局的家族博弈。
信托未竟,遗愿成谜
这场搅动舆论的宗氏家族争产案,焦点集中在一笔尚未彻底落实的家族信托。
三名原告——Jacky(宗继昌)、Jessie(宗婕莉)和Jerry(宗继盛)自称为宗庆后“同父异母”的子女,声称宗庆后早在2003年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离岸信托,并承诺三人各得7亿美元,资金来源为娃哈哈未来的利润分红。截至2024年初,账户余额约为18亿美元,尚有3亿美元未到账。
他们要求宗馥莉遵从宗庆后的原始意愿,不仅支付相应利息,还要赔偿转移资产造成的损失——法庭文件显示,该账户已有约110万美元被转出。
这份诉求透露出三大法律焦点:
首先,信托设立方式并不规范。宗庆后并未亲自设立信托或签署正式文件,而是通过助手以公司名义操作。这种“委托式设立”存在法律瑕疵。
其次,资金尚未完全注入,部分资金源于未来分红,且有人民币换汇等非正式安排,信托财产归属尚不明晰。
此外,受益人身份成疑。三名原告此前从未公开露面,此次才以“非婚生子女”身份主张信托权益,引发巨大关注。
面对质疑,宗馥莉方面提交了一份遗嘱副本,称宗庆后已明确将其全部境外资产留给宗馥莉,并排除其他子女继承权。宗馥莉律师强调,从未收到有关信托的书面文件或指示。
这份遗嘱也成为争议焦点之一。原告指出,遗嘱见证人包括娃哈哈高管潘家杰、方强等人,缺乏家族成员见证,真实性与效力遭质疑。
从法律角度来看,若信托已依法成立并指定原告为受益人,即使遗嘱中未提及,他们依然可主张权益;但若信托设立未完成,或财产未实际转入信托账户,则将被视为宗庆后遗产,受遗嘱限制。
宗馥莉律师援引《信托法》第8条:“设立信托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并指出涉案信托缺乏完整文件和设立人签署,且注资不全,信托状态尚属“未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信托资金来源于娃哈哈利润,意味着宗馥莉作为集团负责人,有能力通过调整分红与账目处理,实质控制信托注资节奏。
娃哈哈“二号人物”
除宗馥莉与三名原告的争执外,一位长期隐身的女性亦浮出水面——杜建英。
这位原告的母亲,曾是宗庆后最倚重的高管之一,享有娃哈哈“二号人物”之称,也是娃哈哈国际业务的重要推手。尽管外界广泛猜测其与宗庆后的关系,但二人从未公开确认法律或婚姻关系。
▲杜建英,图源网络
公开资料显示,杜建英1966年生,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杭州医用光学仪器厂,后被宗庆后招入娃哈哈,出任党委书记等要职,在集团管理和海外拓展中表现出色。2010年,她创办三捷投资集团,转向资本运作,迅速在生物医疗、保险、科技等领域展开布局。其子女宗继昌、宗婕莉频繁出现在旗下或关联企业的高管与股东名单中。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宗庆后的亲妹妹宗蕊曾短暂持有三捷投资0.2%的股份,尽管比例很小,但为两者之间的家族纽带增添更多想象空间。
通过三捷投资,杜建英还间接掌控了娃哈哈旗下多家地方工厂的股权,尤其是近年来被关停的18家生产工厂。公开信息显示,这些被关停的分厂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生产基地,业务覆盖乳品、饮料等多个品类。
据凤凰网财经,有娃哈哈员工介绍,这些分厂部分来自陕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衢州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徐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深圳娃哈哈荣泰实业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虽由宗馥莉担任董事长,但在股东或董事中,都有杜建英的身影。
例如陕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杜建英为董事;深圳娃哈哈荣泰实业有限公司、衢州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共同的大股东“广元金信投资有限公司”,宗馥莉持股60%,杜建英持股40%;徐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的股东红安永盛投资有限公司,杜建英持股62%。
按《21世纪经济报道》的说法是,这些被关闭的工厂多不隶属宗馥莉主导的“宏胜系”,反而与杜建英的资本网络关联密切。
以双城娃哈哈乳品公司为例,其大股东为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荣泰企业(持股60%),董事名单中除了宗馥莉,还有杜建英和宗继昌;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有限公司也有相似股权结构与人事安排,宗婕莉亦名列董事。
杜建英本人虽从未在此次诉讼中公开露面,但其通过投资布局、家族成员介入企业治理等方式,成为宗家继承格局中举足轻重的隐秘角色。
不过看起来宗馥莉也不是毫无对策。
近年来,宗馥莉主导的“宏胜饮料系”持续扩产、整合资源,掌握着娃哈哈最核心的制造与供应链。另外,自执掌集团以来,宗馥莉大力推动改革、加快内部重组,这些动作被视作强化控制权的关键举措。
业界人士分析,关停部分工厂,既是对市场变化的应对,也可能是其借治理权再分配之机处理新旧势力博弈,为自己主导的宏胜饮料系进一步扫清障碍。
家族角力深刻影响着权力格局
围绕宗庆后遗产的继承纠纷,已演变成一场跨越内地与香港的“境内外双线作战”。
宗馥莉不仅在香港应对离岸信托诉讼,还在杭州面对股权继承主张,整个娃哈哈集团的未来或将受到挑战。
去年2月,宗馥莉在父亲去世后接过娃哈哈这副重担,但一直以来,娃哈哈风波不断。
宗馥莉接班不到半年后,就因被股东质疑管理能力,发公开信辞去副董事长职务,后经协商复职,并正式掌舵娃哈哈。这也是宗庆后离世后,外界第一次感受到娃哈哈管理层的动荡。
很快,娃哈哈又卷入维权事件,去年9月,网上流传的声明称,娃哈哈部分员工质疑2018年启动的股权回购计划,认为职工持股会名存实亡,损害了超万名员工的利益。
此外,员工们还对劳动合同改签宏胜饮料集团及取消“干股分红”表示不满。据媒体报道,几位娃哈哈在职及离职员工透露,“目前已超50名娃哈哈员工提起诉讼,另有约700名员工以各种方式表明了维权意愿。”
▲娃哈哈员工对于取消干股分红一事意见不一,图源网络
不过,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发布声明,称“娃哈哈维权委员会诉讼维权”“要求员工重新签署劳动合同”等说法均为不实信息,并否认出现诉讼。
传言纷扰,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出现的今麦郎代工风波、部分工厂停产风波等,外界难免对娃哈哈的内部管理、企业机制,甚至是公司稳定性等出现疑虑。
此番继承风波,还可能打乱她推动已久的上市计划。
目前娃哈哈股权结构中,杭州国资占比46%,为第一大股东;宗庆后所持29.4%股份由宗馥莉代为控制,职工持股会则持有剩余24.6%。尽管2024年营收已回升至700亿元,但娃哈哈在瓶装水市场的份额仍不及农夫山泉的三分之一,产能扩张、产品创新及渠道重塑均需大量资本投入。
从资本市场视角看,稳定清晰的治理结构是上市的前提。家族纷争一旦持续,将可能拖慢上市进程,削弱投资者信心,甚至影响战略资本合作。
更深层的隐忧在于品牌公信力。宗庆后一生以“节俭实业家”形象深入人心,是娃哈哈品牌的重要资产。而今“亲属争产”的舆论风波频登热搜,不仅牵动公众情绪,也可能动摇消费者对品牌的长期信任。
截至目前,香港法院已宣布延迟裁定,杭州方面尚未确定开庭时间。
信托效力、继承资格与企业控制权的多重博弈仍在持续,结局未明,但这场家族角力已深刻影响着娃哈哈的权力格局与资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