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拆解A股5轮牛市轮动规律后,我发现牛市翻倍并不难!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星图金融研究院 时间:2025-07-16 12:28:44



当上证指数在2025年7月突破3500点整数关口,两市成交额连续30个交易日维持在万亿级别,投资者开户数半年激增1260万户,同比增长32.77%,一个清晰的信号正在资本市场回荡——A股新一轮牛市已然来临。

回顾历史,2007年牛市半导体板块涨幅达493%,2015年牛市互联网金融板块飙升68倍,2021年牛市新能源赛道平均收益超200%。牛市既是财富增值的黄金期,也是检验投资智慧的试金石。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牛市中的板块轮动犹如潮汐涨落,把握节奏者盆满钵满,踏错节拍者则可能颗粒无收。

本文将通过复盘A股过去20年五轮牛市的轮动规律,结合2025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新质生产力政策"的双重驱动背景,为投资者揭示牛市不同阶段的领涨主线,并提供可落地的板块配置策略。

我们将解答:当前牛市处于哪个阶段?金融与科技能否延续强势?消费、周期等传统板块何时迎来修复?如何利用宏观指标捕捉轮动信号?无论你是追求高弹性的激进投资者,还是偏好稳健的价值派,都能在本文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本文逻辑:

一、历史复盘:五轮牛市验证的轮动规律

二、当前坐标:2025年牛市的驱动因素与新催化变量

三、实战指南:本轮牛市各阶段配置策略

四、结论:把握时代脉搏,布局确定性机会

一、历史复盘:五轮牛市验证的轮动规律

通过对2005年至2021年五轮牛市的解构,我们发现A股牛市通常遵循"启动期-主升期-扩散期-终结期"的四阶段演进规律,每个阶段的领涨板块和驱动逻辑各具特征。

(1)启动期:市场情绪从低迷逐步回暖,成交量温和放大,整体涨幅在15%-30%之间,此时券商、银行等金融板块与政策驱动的科技题材率先发力,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宽松与流动性注入。

(2)主升期:市场信心全面恢复,赚钱效应显著扩散,涨幅可达30%-100%,科技成长与消费板块成为主线,产业政策支持与企业盈利改善形成共振。

(3)扩散期:市场情绪达到亢奋状态,热点全面开花,涨幅突破100%,资金开始向周期股与低价题材股轮动,补涨需求主导市场。

(4)终结期:则伴随政策收紧与估值高企,防御板块如公用事业、黄金等开始受到资金青睐,流动性拐点与通胀压力成为市场主要风险。



以2019-2021年牛市为例,启动期从2019年1月持续至2020年3月,券商板块率先上涨42%;主升期覆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半导体和新能源板块分别上涨202%、189%;扩散期在2021年3月至12月期间,周期股补涨,煤炭板块涨幅达87%。

从资金流向的角度看,牛市中的资金传导呈现清晰的链式反应。启动阶段,北向资金和社保基金等"聪明钱"率先加仓低估值金融股,2025年一季度北向资金增持券商板块360亿元,正式本轮牛市开始的征兆。主升阶段,公募基金发行规模激增,2025年一季度偏股基金新发1101亿元,同比增长102%,推动科技成长股估值扩张。扩散阶段,新增开户数达到新高,2025年3月单月开户307万户,题材股和低价股鸡犬升天。



需要警惕的是,当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突破2.5%时通常预示市场进入后期,当前这一比例为2.34%。在历史上,2015年6月该指标达到3.2%后,牛市迅速终结,这一信号值得密切关注。

二、当前标:2025年牛市的驱动因素与新催化变量

2025年牛市由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双轮驱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实施"适度宽松"基调,5月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7天逆回购利率降至1.4%,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2%。

产业政策上,"新质生产力"成为核心抓手,人工智能、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领域获得专项再贷款支持,科技金融工具额度扩容至8000亿元。经济转型方面,GDP增速稳定在5%左右,消费对经济贡献率回升至6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1%,产业结构优化为牛市提供基本面支撑。

以AI为代表的新兴板块为本轮牛市的新催化变量。AI革命推动国产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带动算力芯片需求激增,边缘计算芯片订单增长300%。人形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实现量产,核心部件谐波减速器市占率突破25%。能源变革方面,HJT电池效率达26%,度电成本0.15元/度,风电海风装机量三季度预计增长50%。



2025年上半年,科技板块(AI+半导体)涨幅达45%,显著超越历史同期科技板块表现,显示出新兴板块对本轮牛市的催化作用。

三、实战指南:本轮牛市各阶段配置策略

(1)启动期:金融搭台,科技唱戏。当前市场处于启动期,政策底已现,流动性宽松,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券商板块PB修复至1.43倍,历史中枢为1.75倍。配置上建议重点关注券商板块AI算力领域。券商板块中,头部券商投行市占率超20%,互联网券商基金代销规模显著增长;AI算力领域,智算中心市占率领先企业与AI服务器代工龙头具备核心竞争力。

防御配置可关注高股息蓝筹消费白马。电力、能源等板块股息率普遍超4%,提供稳定收益;乳制品、调味品等必选消费龙头估值回落至历史低位,具备安全边际。技术面上,能量潮指标(简称OBV)突破30日均线,MACD在零轴上方金叉,确认资金入场。

(2)主升期:科技成长与消费共振。主升期的触发信号包括社融增速回升至10%以上,外资月度净流入超500亿元,创业板指突破年线。此阶段应聚焦科技主线消费升级新能源赛道。科技主线中,半导体设备板块国产化率突破45%,平台化设备商技术优势显著;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运动控制精度达±0.01°,谐波减速器全球市占率提升至25%,成长空间广阔。

消费升级赛道中,预制菜渗透率达18%,潮玩IP领域增长稳健;医药创新领域,创新药海外授权金额突破50亿美元,CXO全球市占率提升至18%,具备长期竞争力。新能源板块中,光伏板块HJT技术路线效率领先,储能系统市占率超30%;新能源车智能化领域,智能座舱渗透率提升至28%,线控底盘技术加速迭代。

(3)扩散期:周期补涨与题材轮动。扩散期的特征包括低价股指数涨幅超越大盘,成交量创历史新高,散户开户数周增超100万。配置重点转向周期板块政策题材防御配置。周期板块中,工业金属铜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的需求回升,铝则受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驱动;化工领域MDI价差扩大,炼化一体化企业盈利改善显著。

政策题材方面,低空经济、军工转民用等领域潜力大;国企改革主题中具备重组预期的地方国企值得关注。防御配置可关注贵金属公用事业,黄金矿产成本优势显著,绿电装机占比超40%的企业提供组合安全垫。

(4)终结期:现金为王,防御优先。终结期的预警信号包括央行重启加息,CPI突破3%,基金发行规模环比下降50%。此时应采取防御策略,配置黄金ETF和短期国债,规避高估值科技股和周期股,保存牛市收益。

四、结论:把握时代脉搏,布局确定性机会

2025年A股牛市既是对历史规律的延续,也因科技革命和政策导向呈现新特征。投资者需摒弃"一刀切"思维,在不同阶段采取差异化策略。短期1-3个月内聚焦券商、AI算力、半导体等政策敏感型板块;中期3-6个月时转向业绩确定性强的消费升级和新能源赛道;长期6-12个月后关注周期股补涨和防御性资产配置。

在风险方面,重点关注三大风险点:政策风险方面,警惕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与国内地产政策收紧;市场风险方面,留意两融余额增速过快与北向资金大幅流出;产业风险方面,关注AI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与新能源产能过剩。

总而言之,牛市中最大的风险不是波动,而是踏空和追高。保持理性判断,结合AI、机器人、新能源等产业趋势和消费、高股息的估值安全边际,方能在这场财富盛宴中笑到最后。记住,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催生6124点牛市,2013年移动互联网浪潮推动创业板5倍涨幅,2025年的新质生产力革命,或许正在孕育下一批牛股。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张思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