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山姆“打击”代购,激起负评舆情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商业观察家 时间:2025-07-16 22:23:13


山姆中国近期遭遇负评“舆情”,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针对大众品牌“好丽友”及“盼盼”用英文名上架山姆(付费会员智商税)、中国高管上位影响山姆品控(焦点集中在COO郑硕怀身上)等“高密度”声讨。

而从《商业观察家》对一些市场人士的访问来看,山姆的此波负评舆情可能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共振所致,其中,主要因素则可能是山姆这段时间加大了对代购的“打击”力度,激发了“反弹”。

代购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这段时间,山姆打击代购有点厉害,被针对了。“

“好丽友只是个案,躺着中枪而已。包括山姆COO郑硕怀,也是躺着中枪,因为他并不负责商品。”

山姆近期对很多代购做出了限购,以及取消会籍等处理,进而,增加了代购的购物成本,影响到了代购的生意。

对于山姆来讲,随着它的会员数持续增长,有限的卖场空间内要保障良好的购物环境与体验,它可能需要对代购做出一些“限制”。如果畅销爆款商品都被代购“一扫而光”,那么,其他付费会员可能就买不到东西了。同时,代购的集中采购与持续壮大,也可能会带来乱价(导致山姆“失去”一些定价能力)、卖场环境拥堵,以及会员“流失”等情况。

之前,有一线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山姆中国的线上线下销售盘子里,面向代购的销售额占比已经超过了20%。”

这些代购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分销山姆商品,在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上,葡萄酒、饼干等各个品类商品的销售榜上,很多山姆的商品都能常态性地排进前十,这些网店都是山姆代购做的。

在线上即时零售领域,有大量的山姆“代购店”在做小时达到家配送,但是山姆官方并没有与美团等平台合作。山姆与美团其实有一些竞争关系(主要是用户会员竞争)——山姆自己自营的前置仓到家业务销售额占到了山姆销售额的一半左右。

而在线下,也有许多区域超市零售商、社区小店零售商“采购”山姆商品,放到自己的货架上售卖,因为山姆的商品具有稀缺性,上新很快,过去一直在引领中国的商品潮流,而做超市,尤其是做食品标品品类商品,核心就是做潮流,如果市面上有新的潮流出现,很多零售商都会现金去“采买”这些商品放到自己的货架上售卖,哪怕“平进平出”不赚钱,也要做,他们要的是用户。

由此,大量“代购”将山姆商品上架线上线下后,可能也会影响到山姆商品的“稀缺性”——到处都可以买到,可能就没有必要去山姆买了。

代购也关系到山姆的会员体系,“在线上,代购店的货源有些是清仓拿的货,还有一些就是为了从山姆挣会员积分钱。”

总体来说,山姆以直连工厂的自有品牌商品、定制商品等自有商品经营为主(山姆40%(商品销售)是自有品牌,30%是定制产品),代购过去起到的是一个“分销”作用。进而,山姆如果对代购做出“限制”举措,可能也部分有“去中间化、去分销化”的意思。进而,这也可能体现:随着持续的扩张,当下的山姆,在中国的线上线下的渠道能力越来越强了。

品控

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此次的山姆负评舆情,可能也有其本身商品品控下滑等层面因素影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品控下滑。

有市场人士称:“发展到现在,山姆有时会一味追求成本最低,出现的一个结果就是,在商品品质上打折扣,通过包装来掩盖。现在,山姆的商品在包装设计上更加精致,色彩搭配很到位,但一些品的品质内核是有下降的。”

“一味追求增长和上新,可能会遇到瓶颈。会员店这个模式需要坚持。”

“随着规模的增大,‘财富效应’的出现,山姆也有采购利益,利益之下必有所失。”

“此次负评潮,不排除有竞争对手也看到了山姆商品目前的问题。”

二、进口受限。

针对此次负评潮中,关于山姆用“国产商品替代进口商品”的指责。

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目前,山姆进口商品少了和关税有一定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商品的确是采购选品的问题。”

“山姆执行的是将一定的上新率作为KPI,但进口品项开发慢,国产知名品牌来得快,上新KPI可能也会影响到山姆的进口品项供给。”

“加上上新KPI之下,带来个别过往爆款商品的下架(所有品都有增长瓶颈期),于当下就引发了爆点。”

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