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三年研发投入110亿!品质永远是内卷时代必须坚守的底线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赶碳号 时间:2025-07-16 22:22:58

引言

光伏反内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绝不能让内卷式竞争毁了光伏产品的质量,毁了多年培育起来的市场,毁了大国光伏这块招牌。所以,我们评价一家企业是否能够长期主义,能否永续经营,就是要看在非常时期,这家企业还能否恪守品质底线。

不管竞争有多激烈,我们都不能否认,无论是硅料,还是电池、组件,通威的产品品质还是杠杠的。公司在中期业绩预告中表示,尽管”行业供需失衡状况仍未显著改善,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但作为硅料与电池双龙头的通威股份,仍然坚持强研发,不断提升产品力,“维持稳健经营,光伏业务持续保持多个环节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今年的Intersolar Europe期间,通威在德国慕尼黑以及中国烟台同步发布了全新的TNC2.0组件产品。

TNC,全称是Tongwei N-passivated Contact Cell,使用 N 型钝化接触技术路线的通威电池片产品,采用通威自主研发的 PECVD poly沉积技术,进而提升光电转换效率的一种先进电池。

在功率方面,通威TNC 2.0组件表现卓越,基于908技术平台,通威TNC组件多次刷新行业功率纪录。其中,如TNC G12R-66版型组件最高功率达682.8W,较同版型主流产品功率提升近60W,处于行业领先水平;TNC G12-66版型组件最高功率达778.5W,在同尺寸组件中优势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海SNEC期间,通威TOPCon组件在技术研发层面双面率已然突破88%;日前,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展示了其最新技术突破——基于隧道氧化物钝化接触(TOPCon)技术的超高双面率太阳能组件,该组件实现了电池双面率突破94.3%(经德国TÜV Rheinland 认证),组件双面率达91.7%,组件功率输出高达722W。其组件双面率达到全行业最高水平!


通威TNC组件

01四大关键技术,助力TNC2.0提效

与常规的新品发布不同,此次通威股份还同步发布了《通威TNC 组件技术白皮书》,介绍了通威TNC 2.0 提效的技术方案。

主要包括四大关键技术:908技术(通威自主研发的0BB技术)、TPE技术、Poly Tech和钢网印刷。

其中,908技术是通威自主研发 0BB 电池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组件互联技术。这项技术在2024年完成技术开发,在TNC 2.0产品上首次量产导入。

该技术采用多焊丝方案,可使产品功率更高,电池采用柔性连接,内应力更小,电池隐裂风险下降30%。焊接工艺可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热固胶水将焊带与电池紧密粘接,使得在组件实际使用过程中抵御冷热冲击、载荷及热斑风险的能力增强,组件可靠性更优。


除了组件技术的改进以外,TNC2.0组件内部还封装了集成多项先进提效技术的高效电池:

在电池工艺上,通过使用特殊设计的钢板,替代传统的丝网,实现了100%的开口率,遮光面积下降3.3%,电池表面的电流收集能力更强;

在电池结构上,通过非接触区去除Poly层的方式,保证钝化和接触性能,减少光学损失,提升组件功率及双面率;同时采用优选钝化材料,对电池激光切割产生的侧面进行处理,修复电池切割导致的边缘缺陷,电池发电性能以及长期可靠性实现了双重显著提升;

新技术,助力通威TNC 系列产品迭代升级,通威 TNC 2.0 产品组件功率提升20W以上,双面率提升5%-10%。

通威组件,从来就以安全可靠为使命,已通过多项加严可靠性测试序列。

以大版型G12R-66组件产品为例,该产品获得 IEC TS 63209 加严测试、IEC TS 63126 高温环境加严测试等加严认证证书、获得2024年《PVEL光伏组件计分卡》 在“最佳组件制造商”荣誉,测试项目包括3倍热循环测试(TC600)、2倍湿热测试(DH2000h)、2倍电势诱导衰减测试(PID192h)、3倍热辅助光致衰减测试(LeTID486h)、120kWh/m2紫外衰减测试、复合动静载测试、40mm冰雹测试等一系列加严可靠性测试。

02主导PECVD,终成行业主流

在《通威TNC 组件技术白皮书》中,通威强调技术平台基础、技术标配。

在电池平台方面:通威的TNC1.0与TNC2.0电池均采用自主研发、行业领先的 PECVD 多晶硅沉积技术路线,叠加高效的二次烧结技术,在不损害非接触区域钝化层的情况下,实现高质量的金属接触。

我们有必要在此回顾PECVD的成长之路。

TOPCon 电池技术因制备隧穿氧化层和掺杂多晶硅的方式不同,目前产业化方向主要分为 PECVD 和 LPCVD 两条路线。两条技术路线两相竞争,螺旋式发展。

晶科能源、钧达股份是LPCVD的主导者;LPCVD 也是设备新秀拉普拉斯的主要产品。

通威股份,则是TOPCon PECVD技术产业化引领者。通威股份在2021年年中,就成功开发出了行业首条大尺寸 PECVD Poly 沉积技术路线,并于次年实现了该路线的规模量产。

由于PECVD 沉积具有 poly-Si 效率潜力高、沉积速率高、绕镀小、石英件寿命长、产能高等优点,目前PECVD技术成为行业主流选择,市占率超50%。


通威二次烧结工艺,是用于改进金属半导体接触的新型接触形成技术,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表现,还允许对整个工艺序列进行整体微调,并使接触电阻率更加均匀,从而使填充因子分布更平衡。

在组件平台方面,通威的TNC1.0与TNC2.0电池均采用间隙贴膜,双镀玻璃等行业最新组件技术,在保证组件优秀可靠性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提升组件效率与功率。目前,TNC1.0组件最大量产效率可达23.3%,TNC2.0组件最高量产效率较TNC1.0组件提升约1.0%+。

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通威持续围绕TNC技术展开提效降本工作,通过生产节拍优化、网版图形升级、化学品循环利用、国产化浆料导入等措施,在单线产能、A级率、转换效率、非硅成本等方面持续树立行业标杆。”

03三年研发投入110亿元!

TNC2.0的出现,也加速推动了通威的全球化布局。今年上半年,通威股份已与全球多个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覆盖欧洲、亚太、非洲等重点光伏市场,在法国、意大利、荷兰、巴基斯坦、日本、南非、波兰、德国等多个国家成功落地。

TNC2.0是通威股份打造的新产品,是电池技术的又一成果转化。通威股份的研发成果和努力实际上远不止于此。

在光伏电池方面,公司年报提到:“2024年把握N型技术迭代节奏,加速产能结构调整,目前TNC电池产能达到150GW。2024年全年实现太阳能电池销量87.68GW(含自用),同比增长8.70%,据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显示,通威已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电池出货量榜首,2024年电池全球市占率约14%。”

通威股份一向重视研发。据公司光伏首席技术官邢国强介绍,公司在研发投入上从来不设上限。公告显示,通威近三年来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110亿元。


来自WIND; 单位:元

高研发投入,叠加超强的执行力,通威在光伏组件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2年,通威全面进入光伏组件领域,目前组件出货量突破100GW。公开资料显示,通威已形成通威太阳能科技合肥、盐城、金堂、南通四大生产基地布局

2024年,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公司在年报中表示:通过开展前沿课题研究、产学研项目合作,公司已建立成果转化基地、工程化人才培养基地,持续探索技术深水区、无人区。同时,公司同步联合多家行业优秀企业成立四川省晶硅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整合聚焦各方资源,建立产业创新生态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对标国际前沿技术方向,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瓶颈,打造多赛道、多维度协同创新研发体系。

通威股份研发中心将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开展高效晶硅电池、高效高可靠组件产品的开发,研究方向全面涵盖未来光伏重要技术,如TNC、THC、TBC电池及组件,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组件、铜互连金属化技术等,为公司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牵引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