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黄仁勋身着唐装出席了第三届链博会,在此之前,标志性的皮衣仿佛焊在他身上一样。
图源:界面新闻
7月14日,网上流出了黄仁勋与雷军在北京的合影,照片中黄仁勋依旧身穿标志性的皮衣,而当天北京的气温高达35度。后来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热不热,老黄还直言“Not at all”。
今天的链博会开幕式演讲环节中,黄仁勋一度尝试用中文发言,但是最终失败了,一词一词的往外蹦的样子像极了刚学英语的“小学生”。用中文做完开场介绍的黄仁勋,还是改用英语完成了接下来的演讲。
图源:商务范
演讲中黄仁勋表示:中国的开发者、创业者正在推动AI的快速创新,现在有100万名开发者投身这一领域,像DeepSeek、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他们开发的产品都是世界级的,推动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
中国的开源AI是全球进步的催化剂,以至于全世界各个行业都有机会加入到AI革命当中,开源很关键,对人工智能的安全也至关重要,所以我们需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国际标准合作。
黄仁勋还指出,目前中国有数百个模拟数字孪生的研究项目,用于设计、优化工厂建设,很多机器人是通过英伟达的Omniverse训练出来的。下一波能够理解物理世界,并且执行任务的AI将在10年内出现,它将彻底改变现有的工厂模式,与人类并肩工作,制造智能产品。
这次黄仁勋来中国,已经是他今年以来的第三次了,过去的三个月里,几乎所有的公开露面中,他都或多或少的称赞中国的AI进展,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一季度(2025年2月至4月27日)财报显示,期内通过H20芯片得到的销售收入为46亿美元,而随着美国禁止对中国出口H20,英伟达将有25亿美元的订单无法交付,所有的H20库存积压和原材料采购承诺共计产生了45亿美元的费用。
作为“阉割”过性能的产品,H20本就是为了应对美国禁令的产物,没了中国市场,其他国家及地区不可能接盘。如果不恢复,这些产品就只能留在仓库里吃灰。对于黄仁勋和英伟达来说,这笔损失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
更为重要的是,技术的封锁会逼出中国企业更多的解决方案。自2025年4月断供H20后,部分中国厂商选择在海外搭建算力中心,另一部分则开始考虑将大模型向国产算力平台迁移。在这一过程中,华为昇腾、寒武纪等硬件公司获得了重点的关注,这也会加速国产平替方案的诞生,这应该才是黄仁勋最担心发生的事情。
不论是穿唐装还是夸中国都不能掩盖黄仁勋“讲不好中国话”的事实,只不过现阶段国内大模型厂商对于H20的依赖依旧存在。
据“虎嗅”与多家大模型、智算中心厂商的交流来看,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即便H20是枚被“一砍再砍”的芯片,但CUDA生态的极致易用性是国产替代方案目前无法企及的;如果再加入“能效比”这一维度的,在“万卡集群”级别的规模化部署阶段,H20真就是目前国内厂商最务实的选择。
由此也可以预见,在H20芯片回归中国市场后,很可能会迎来一波集中备货的小高潮,这也会对中国芯片企业造成不小的冲击。不过,从长期视角来看,“中国芯”的大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毕竟被卡住脖子的感觉并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