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iGame RTX 5090 D v2 Vulcan OC评测:火神本色未改,依旧火力全开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超能网 时间:2025-08-20 18:19:02

虽然相关规定造成的波折甚多,但是NVIDIA还是为国内玩家带来了GeForce RTX 50系旗舰显卡的又一个新版本GeForce RTX 5090 D v2。和年初的GeForce RTX 5090 D一样,这次的v2版本也是交由合作伙伴们自由发挥。而我们今天要评测的显卡,正是这一批显卡中的T0选手之一——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2 Vulcan OC 24GB,火神的大名,应该没人不知道吧?



不过在这里还是要顺便介绍一下iGame在“新卡”上的布局:说白了,就是一切照旧,水火二神(包括白火神)、Advanced OC都有相对应的v2版。考虑到GeForce RTX 5090 D v2就是在原版基础上更换核心和显存而来,在产品布局这块确实没必要修改太多。

规格






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v2 Vulcan OC 24GB火神的GPU-Z截图

外观

即便已经是第三次和RTX 50系列的火神显卡相遇,我还是要在开头强调一下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是多么巨大的一张显卡:360 x 148.9 x 71mm的三围加上接近3kg的重量,确实需要一个空间够广阔的机箱,显卡支架这个倒不用担心,因为金属支架一直是火神系列的附件之一。















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的轮廓大体是方正的,不过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上下两边的银色矛头们并不是平直的,而是在中间处朝内收了一点。导风罩正面的装饰是对称的,相当具有美感。



不过我想重点还是在于导风罩的材质本身——全金属带来的不仅是重量的增加,也包括质感的显著提升。可以发现这次导风罩的正面装饰不算复杂,但给人的感觉还是很棒,材质起到的作用颇为重要。



三把风镰风扇采用了正逆转设计,用于减少乱流。除了转向不同外,这些风扇的规格都挺一致的,直径为107mm,扇叶都是9片。从图片可以看到扇叶的排布都挺密的,给人一种不止9片扇叶的感觉。









来到侧面,超越3槽的厚度能让人再一次感受到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的巨大。在这里我们仍能看见熟悉的金属触点——用于连接专属的智屏。这一代智屏比RTX 40系列时多了一个支架,支持0-90度的角度调节;不过分辨率则和上一代保持一致,依旧是800 x 216,iGame表示同一分辨率带来的好处是可让新显卡兼容已有的动画。



针对智屏这块,iGame还送了很多附件,比如替换智屏的灯条、智屏的底座等。你可以像以前那样把智屏单独拎出来当个桌面摆件用。











在这里也顺便介绍一下显卡其他的灯带在哪里,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这次把灯带藏在很深的地方,在银色矛头和导风罩本体的夹层内。这种设计足够隐形,如果不亮机其实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









从12V-2x6接口的位置可以看出,显卡的PCB其实算长了,大概是全长的2/3。而且能发现显卡的PCB也很高,接口这块是主动向内凹了一点的。



考虑到海景房机箱的日趋流行,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的尾部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中间还有一条灯带。同时,顶部的三个螺丝孔位也算是这种重型显卡的标配了。



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拥有3个DP 2.1b和2个HDMI 2.1b,不过要注意的是,它支持的最大显示器数量仍然是4个。至于Turbo加速按钮应该就不用我们多介绍了,是张iGame显卡都会有的设计,出厂时就已经处于频率更高的Turbo状态。



内部构造

虽然RTX 5090 D v2相较于RTX 5090 D是少了8GB显存,但是iGame在散热这块并没有放松,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仍然是7x 8mm + 2x 6mm,共计9根热管,再加超大面积均热板的配置。供电部分还有金属中框负责导热。















供电配置也是没变的,和RTX 5090 D火神一样是18 + 7 + 6相,所用的MOSFET均是威世的SiC658A,电源管理芯片则为MPS MP29816-A。这些基本上都是RTX 5090系列显卡常见的组件。













特色功能:用iGame自在星球玩转显卡

和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的豪华硬件相配合的,便是iGame自在星球这款应用。它由iGame Center升级而来,原版该有的功能一个不落的同时,还加上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特性。



在硬件调控这里,玩家可以调节显卡的多种参数。除了灯光之外,iGame自在星球还提供了包括频率、风扇等选项的调节,右上角的安全时间则是一种保险措施:若显卡在这段时间内超频失败,下次启动iGame自在星球时将不会套用上一次的设置,避免了陷入启动循环的情况。



在智屏控制这里,iGame自在星球则提供了多达8个槽位用于轮播,可设置的功能更是多样:显示时间、监控硬件或者播放动画,怎么玩都是可以的,自由度相当高。而且监控数据还很细致,比如下图中的GPU监控,你可以选择偏重于显示核心或者显存的数据。




智屏自定义界面




GPU频率监控




时间显示

而智屏素材库则拥有来自iGame和玩家设计的多款gif动画,前面说到了这块智屏在分辨率上是兼容上代动画的,因此数量这方面是管够的。




动画播放




智屏素材库(需联网使用)

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就是AMD锐龙 7 9800X3D处理器和X870E主板、32GB双通道DDR5-6000内存这套。被测显卡则有些变化,在首测的时候我们测了RTX 5090 D v2,RTX 5090 D和RTX 4090,结果发现RTX 4090其实是挺没必要参战的,它跟其他两张卡差距可大了。因此我们这次加入了一张RTX 5090(OC频率为2580MHz)——没错,就是用GB202-300的RTX 5090。由于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的正常BIOS频率和公版完全一致,我们这次就直接拿超频BIOS来测试了。

基准测试

因为换了一张显卡,所以这图表可以说得上是“毫无波澜”,在Fire Strike和Time Spy这些传统项目中,三张卡的表现相当接近——其中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和RTX 5090 D甚至可以说就是一张卡。只有在Port Royal和Speed Way这些新测试中,三张卡才会呈现出一定的梯级分布,但是差距也不大。

游戏测试

原生分辨率

本次的游戏测试就还是之前那几款游戏。这里的表现跟首发测试的时候差不多,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的帧率也是和其他两张卡难以拉开差距。由于频率更高一点,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甚至能在某些游戏中稍微胜过RTX 5090 D。当然,就具体帧率而言,这几张卡的差距顶天了也不过3FPS,在没有性能监测软件的情况下,就算是盯帧高手应该也不会察觉其中区别。

DLSS性能测试

DLSS 4这个RTX 50系列显卡的独有优势相信应该不用我们过多介绍了。得益于新的超分辨率AI模型、多帧生成和Reflex延迟技术的结合,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能够同时兼顾画面的清晰和帧率的流畅。从测试成绩也能看到,对于这么一张旗舰显卡而言,在NVIDIA建议的4K超分辨率模式下,DLSS 4 3x的成绩已经能喂饱很多高刷显示器了。在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的这种性能支持下,玩家甚至能进一步调整DLSS超分辨率模式和帧生成的倍数,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设置——比如说把超分辨率模式设置成质量以获得更好的画面。

另外,除了这些官宣支持DLSS 4的游戏之外,玩家还能通过NVIDIA App中的DLSS优设和Smooth Motion功能为尚未支持DLSS的游戏,以及一些老游戏添加超分辨率和帧生成效果。

AI和生产力测试

UL Procyon的文字生成测试得分是综合了平均TTFT(首token延迟)和OTS(输出Token速度)得出的。综合之前首发测试的成绩来看的话,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虽然比RTX 5090 D的成绩略低,但是仍然要比上一代旗舰RTX 4090要好上不少。

而在Stable Diffusion系列测试中,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的每图生成时间倒是没跟RTX 5090 D拉开太大差距,这速度还是很快的。我们同时测试了ONNX运行时和TensorRT两个引擎,从它们的时间差距中也可以看到TensorRT对生成效率的显著提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是十分建议使用模型对应的TensorRT版本来进行生图的。

在Blender和V-Ray这种3D渲染应用测试中,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和其他显卡的差距跟大语言模型中的表现类似。不过从首测中也可以知道,虽然RTX 5090 D v2这张卡是被debuff了,但算下来还是要把RTX 4090远远抛开的。

温度测试:全程不上70摄氏度

显卡是在开放式平台上进行温度测试的,测试时的室温为26.6摄氏度。待机温度曲线记录的是进入系统后的10分钟,满载温度曲线则是3DMark Speed Way压力测试运行10分钟获得。记录数据的应用为GPU-Z。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的散热系统真的是一如既往地猛,GPU满载温度没上过70摄氏度,维持在68摄氏度上下。待机温度的话,就跟其他有风扇智能启停的显卡一样,是缓慢上升的。

功耗测试

一如既往的,功耗测试是和温度测试同步进行的,只是记录数据的软硬件换成了PCAT套件而已,又因为数据量太大,图表内展示的是1分钟数据。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的平均满载功耗是627.45W,平均待机功耗为52.29W,记录数据中的最高满载功耗为681.2W。在满载功耗这块,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是挺贴合我们测过的iGame RTX 5090 D,但是接近50W的待机功耗是有点高,可能也跟驱动有点关系吧。

此外,为了更精确地探究显卡的瞬时峰值功耗,我们还会使用泰克MDO3054示波器与TCPA400+TCP404XL电流探头来配合测量显卡的外接供电输入,以查看显卡μs级的瞬时功率。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的输入电流峰值为86.16A(1033W),平均电流为46.44A(557W),峰值功率是平均功率的185%。



噪音测试

在GPU-Z的Log to File中我们同时记录下了显卡转速情况。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的三把风扇在满载时的最高转速可以去到61%,大约是2125RPM。着我们把显卡放进了环境噪音小于10dBA的消音实验室,把其风扇还原同样转速,然后在30CM的距离上测试其噪音水平,测得的数据是45.2dBA。





总结:始终旗舰本色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在游戏性能这块,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仍然是一张其他显卡难以抗衡的巨物。GB202-205核心和24GB GDDR7显存的搭配在4K游戏中的表现并不逊于RTX 5090 D乃至原版的RTX 5090,帧率的差距之小足以让人忽略不计。而在AI和生产力应用方面,RTX 5090 D v2虽然和RTX 5090 D有点差距,但是在成绩上仍然是其他消费级显卡所不能及的,就算是从RTX 4090升级到这张显卡,你仍然能感受到效率的提升。



接下来说说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本身值得表扬的点,毫无疑问,散热是排在第一位的,满载GPU温度全程不超70摄氏度足以证明这一整套散热系统的强悍。其次就是iGame的一些独具匠心的设计了,比如说这个颇具分量的全金属外壳以及历经多代进化的智屏,都让显卡增色不少。再结合iGame这个品牌多年所积累下来的口碑和支持个人送保等靠谱的售后,iGame RTX 5090 D v2火神这张旗舰显卡的本色是未曾更改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