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美学者:禁止与中国科研合作将损害美国利益

IP属地 中国·北京 环球网资讯 时间:2025-11-19 08:14:43

环球时报

美国《匹兹堡邮报》11月17日文章,原题:禁止与中国开展科研合作将损害美国利益 美国政府目前正在审议一项立法,该法案将禁止接受联邦资金资助的科学家与中国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在美中两国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此举似乎合情合理。然而,全面禁止基础科学领域的合作范围过于宽泛,可能会对美国科学事业造成严重损害。我们虽无法预知某项研究将如何为我们带来益处,也无法确定哪项研究最终会产生直接应用价值,但我们清楚,基础科学研究必定会带来益处,其成果也必将改变人类生活。

由此可见,这项禁令毫无意义。即便在冷战最紧张的时期,美国科学家仍在基础研究领域与苏联同行保持合作。双方的联合研究涵盖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这些合作推动了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进步,同时也为两国之间维系了宝贵的非官方“沟通渠道”。

尽管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具有不可预测性,甚至可能在数十年后才会显现,但现代社会已然认识到,投身基础科学研究能带来诸多有形与无形的长期益处。如今,在粒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前沿科学领域开展研究,越来越需要借助大型且造价极高的科研设备。

西方国家为承担新型大型实验设施的建设成本,一直保持着合作态势。但这类设施的造价正变得越来越高昂,西方国家仅凭自身力量,最多也只能建成少数几座。

中国深知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已着手建设部分规模最大、意义也最重大的世界级基础科学实验设施。例如,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不久前投入使用的大型中微子研究设备、用于伽马射线天文学研究的卫星,以及一系列粒子加速器。

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已开始与中国科学家合作,借助这些世界级设施设计并开展实验。美国需要谨慎,但在利用这类世界级实验设施开展合作以及对设施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方面,几乎不存在任何风险。若禁止美国与中国在哪怕是最无风险、最根本的基础研究领域开展所有合作,美国政府可能会对本国科学事业造成严重且或许是永久性的损害。(作者M.格兰杰·摩根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学教授,王从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