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扎心,为什么越忙越穷?

IP属地 中国·北京 简七理财 时间:2025-11-22 00:09:01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 ”

小白轻松入门~


晚上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艾小白。

前阵子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去年一门证书考试挂了,今年准备再战。

可就在冲刺前一个月,孩子突然生病住院,公司又赶上业务扩张,一堆项目需要她盯。她每天在医院、公司、家之间来回切换,累到只想躺下,别说复习,连集中十分钟都难。

她苦笑着说:为什么做了很多事,却感觉什么都做不好?

这话是不是特别耳熟?

就像你明明列了一长串待办事项,忙到连喝水都顾不上,可一天下来,真正完成的事却没几件。

越忙越乱,越乱越错。这种无力感,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

这让我想起之前读过的一本书 ——《稀缺》


图源:豆瓣读书

它没有居高临下地指责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像一位理解你的朋友,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很多时候,不是你的能力有问题,而是你陷入了「稀缺状态」。

今天,就让我们换个方式,把这本书重新读一遍,看看它如何解释我们的生活,又能给我们什么实用的帮助。

0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月底钱包见底,连买杯奶茶要纠结半天;项目快到截止日期,反而更不想动手;明明知道该运动、该学习,就是提不起劲。

这些看似「懒」的表现,其实背后有个共同原因——我们的「带宽」不够了。

什么是带宽?

它就像你手机的运行内存。当你同时打开太多APP(工作、家庭、学习、琐事),手机就会变卡、死机。我们的大脑也一样(注意力+判断力+自控力=带宽),而这个容量是有限的。

想象一下:睡眠不足消耗20%带宽,突发家事消耗30%,工作轰炸再消耗30%……

等到你想静下心学习时,大脑早已超负荷运转,哪还有精力处理需要深度思考的任务?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朋友备考时学不进去,不是她不用功,而是她同时在扮演三个角色:妈妈、职员、考生。

她的带宽,早就被这三个角色瓜分殆尽了。

所以,当你感觉做什么都力不从心时,别急着责备自己,这可能只是大脑在提醒你:内存已满,该清理缓存了。

02

稀缺最可怕的地方,是让我们陷入「管窥」;就像通过一根管子看世界,只能看见最紧急的事,其他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都被忽略了。

短期来看,这种「救火模式」似乎有效,比如今晚必须交的报告,逼急了还真能完成。

但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后果很严重:

1)永远在补窟窿

就像学生时代落下功课,上周的要补,这周的要交,永远在追赶,永远完不成。

这就是典型的稀缺陷阱:落下一件 -> 没时间补 -> 未来更忙 -> 落下更多……

2)智商会暂时下降

实验发现:稀缺状态下,人的智商会下降10-14分。

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忙乱时更容易:

冲动购物(明明该省钱);工作出错(明明很认真);情绪失控(明明不想发火)。

3)把未来抵押给现在

诸如手头紧就借贷消费,睡眠不足却舍不得早睡,压力大反而更拖延…

在稀缺中挣扎的人,往往不得不牺牲未来换取眼前的喘息,这就变成了不断给未来埋雷的过程。

03

知道了问题所在,我们该如何反稀缺呢?我有4个亲测好用的办法,分享给你~

1)把重要的事「贴」在眼前

既然管窥不可避免,那就让重要的事自动出现在你的视野里:

每天只定1-2个核心任务,写在便利贴上; 把大任务拆成「先尝试5分钟」的小步骤; 固定重要事项的时间段,比如雷打不动的晨读一小时。

2)让生活「自动运转」

选择越少,带宽消耗越少,所以不妨试试简化生活流程:

设置水电自动缴费、理财自动定投; 建立固定的运动时间、菜单组合; 尽量固定穿衣风格,不必反复抉择第二天穿什么。

这些小习惯能帮你省下大量做决定的心力。

3)趁「状态好」时给未来铺路

趁你精神饱满的时刻,比如睡饱的清晨、完成项目的轻松时刻、运动后的舒畅时分;在这些带宽充足的时候去完成阶段性规划与梳理。

如做下周计划、整理家庭财务、处理长期事项(体检、学习计划)等。

现在的从容,是为未来的自己积攒余力。

4)一定要留「生活缓冲区」

稀缺唯一的解药是「余闲」,就像开车需要安全距离,生活也需要缓冲空间:

时间上:每天留30分钟空白期,每周留半天无计划时间。 金钱上:准备3-6个月应急金,留一笔可以失败的钱。 计划上:预计30分钟完成的事,预留40分钟。

这就是《稀缺》里最重要的一个观点:真正的解决方案不是「更努力」,而是给自己「留余地」。

没有余闲的生活,就像没有安全网的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坠落。有了余闲,你才能从疲于奔命的状态中慢慢爬出来。

04

《稀缺》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温柔地告诉我们:人不是天生就能处理好所有事,大脑也需要被理解和呵护。

当你再次陷入「忙却无效」的循环时,不妨先停下来问问自己:是我的带宽不够了?还是我陷入了管窥状态?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更努力,而是更聪明地分配我们有限的精力。

愿你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余闲时刻」——哪怕只是发发呆、散散步,或者安心地喝杯茶。

p.s.这个11月,我们推出了,价格更优惠,还新增了主题月社群。

如果你也想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索、一起成长,期待你的加入~

扫码了解一下↓↓↓

晚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