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高层建筑起火如何自救?急救专家:不盲目涂抹非专业药物,必要时做心理干预

IP属地 中国·北京 时代周报 时间:2025-11-27 22:13:10

本文时代周报 作者:林昀肖

11月26日下午,香港新界大埔屋邨宏福苑多栋住宅楼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1月2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目前,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起火的7栋大厦火势已经全部受控。特区政府将提供1800多个床位为受影响的市民使用。

香港警方展开调查,发现建筑物外墙有保护网、防水帆布、塑料布,疑未符合防火标准,另有一座未波及的大厦每层电梯大堂窗外都有发泡胶包封,易燃且可能加速火势蔓延,不排除发泡胶是迅速蔓延的原因。

高层建筑起火应如何自救?北京消防发布的文章介绍,需牢记“小火快跑,浓烟躲避”,如自家起火,灭火失败,及时逃生要关门;如同楼层起火,楼道无烟可及时沿楼梯向下逃生,楼道烟大要及时关门自救等待救援,此外切勿盲目跳楼。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顾问贾大成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多数情况下火灾造成的伤害并非直接由烧伤造成,而是有毒气体可导致中毒后意识丧失再被烧致死。同时,其他伤害也包括坠落物砸伤、逃生时因烟雾看不清路而摔伤或撞伤。

在成功逃离火场后,如何第一时间处理创伤?贾大成介绍,对于轻度烧伤,应用流动的冷水冲洗降温,并小心剪开而非撕脱粘连的衣物,同时摘除戒指等饰品。切记不要涂抹牙膏、紫药水等非专业药物,也不可自行冰敷,以免加重损伤或引发感染。处理后可遵循“冲、盖、走”原则,即冲洗后覆盖伤口并立即送医。

若吸入高温或有毒烟雾,应迅速移至空气新鲜处。贾大成指出,需警惕呼吸道烧伤,其标志包括口鼻灼伤、声音嘶哑等,属严重情况,可导致窒息乃至长期后遗症,如脑功能受损或呼吸道问题。“火灾伤害需系统性康复,既包括针对瘢痕的躯体治疗,也需重视因创伤、毁容等造成的长期心理阴影,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央视新闻

小火快跑,浓烟躲避

对于高层建筑起火下的自救措施,据北京消防介绍,如自己家中着火,在能力范围内,要及时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和水进行扑救。如果火势变大,自己不能扑灭,必须第一时间撤离,并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离开时最好关闭起火房间及入户门,防止烟雾和火势快速蔓延到其它房间和公共区域,影响周围人员的疏散逃生。

如果同楼层区域起火,楼道和楼梯间烟雾微小,在呼吸不受影响视线清晰情况下,应当及时向下走楼梯疏散逃生,绝不能观望等待,错失最早的逃生机会。离开房间时,最好随手找一块毛巾或衣物,用水打湿并拧掉水后对折两下,握住口鼻低姿撤离,要带上家中常备手电筒,或利用手机进行疏散照明。

同楼层区域起火,开门后发现楼道或逃生的楼梯间浓烟非常大,在呼吸困难视线无法辨别情况下,绝不能贸然冲过浓烟向外逃生,这样极易吸入浓烟窒息倒地。此时应立即退回房间并关门,用湿毛巾封堵门缝,拨119报警,并向无烟的一侧开窗呼救。

北京消防也强调,切勿盲目跳楼,当被困低楼层时,屋内烟大,需要被迫逃生时,可利用窗帘床单自制绳索,在确保栓牢固情况下进行逃生,同时利用室外空调架等可抓住的固定物进行辅助逃生。

楼层较低,被迫需跳窗逃生时,跳下前可向下丢置一些厚的沙发垫或一些厚被子。如果地面有人围观,围观人员应就近找来较高的梯子,液压剪,多人用被褥打开接人等方法,对逃生人员进行营救,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当被困高楼层时,绝不能盲目跳楼,要找到没有烟雾的房间,关闭房门,拨打119求救,并开窗呼救,等待消防人员的营救。

此外,北京消防也提示,家中外窗最好不安装影响逃生的护栏,已有的护栏,要改成从内部方便开启逃生的小窗户,防止影响人员逃生和救助,逃离火场后,切勿再次进入火场取拿贵重物品,防止被困火场导致伤亡。

贾大成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遭遇火灾首先是面临避险逃生,火势小时应尽快灭火,无法灭火则迅速逃离,根据火源位置选择逃生方向,即楼上着火往下跑,楼下着火往上跑。

“若门把手烫手,说明门外火势大,逃生时可用湿被子披身保护呼吸道,湿毛巾包裹手部以防烧伤。无法逃离时可使用缓降绳,但需注意老人和小孩可能不适用。跳楼是不可取的办法,除非三层以下的较低楼层。”贾大成介绍。

应对烧伤“冲、盖、走”三步走,避免盲目涂抹物品

在成功逃离火场后,对于轻度烧伤,在医护人员到达前,如何先进行简单处理?贾大成介绍,如果有条件的话,首先可用流动水冲洗伤口降温,避免热源深入,同时也需注意接触水源可能带来感染风险;其次,若衣物粘连,需用剪刀剪开,避免强行撕脱造成二次伤害。

贾大成也指出,要摘除戒指、手表等物品以防肿胀后无法取下;此外,也要注意避免涂抹牙膏、紫药水等非专业药物,以免影响伤口判断或导致感染,也不要自行冰敷,用冰后造成皮下毛细血管收缩容易冻伤。

对于烧伤药膏等药品,贾大成认为,需要谨慎使用,严重烧伤需要送医,建议不要自行用药,如不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处理易增加感染风险,就医时也会引起医生对“胡乱涂药易引发感染”的反感。

“烧伤药膏主要针对生活中的轻度烫伤,可自行涂抹,但火灾造成的严重烧伤应直接送医,可记住‘冲、盖、走’三步走,冲洗后覆盖伤口即可送医,无需自行包扎。”他表示。

在火场中容易吸入高温或有毒烟雾,贾大成强调,脱离火场后应顺着风向逃离烟雾,到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吸氧。而装修材料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需特别注意。

“吸入高温和毒物引发的症状包括呼吸道烧伤、脑水肿等,只要是呼吸道烧伤就属于严重烧伤,可根据口鼻是否有烧伤、咽部是否有肿胀、鼻毛是否被烧、声音嘶哑、吞咽疼痛等症状来识别。”贾大成指出。

呼吸道烧伤可能导致窒息,需紧急处理,也会造成长期后遗症。贾大成介绍,后遗症包括脑损伤,如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而呼吸道功能受损会导致无法再进行剧烈运动。同时,烧伤会造成瘢痕,尤其影响人的外貌和心理,心理阴影也可能长期存在。

火灾会造成的身体伤害也需要系统性康复治疗,贾大成介绍,康复包括整形修复瘢痕等躯体治疗,以及对毁容或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任何幸存者都十分重要,因火灾场景可能造成长期阴影。

面对火灾可能造成的严重伤害,做好预防、安全用火最为重要。贾大成指出,当前日常生活中,应谨防电气火灾,购买合格电器,定期检查老旧设备,教育儿童安全使用电器,避免使用明火或易燃材料装修。

在住宅楼中,厨房火灾发生率较高,贾大成指出,常见原因包括油锅着火和抽油烟机管道积油,抽油烟机需定期清理油污,避免积油引发火灾。也需注意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浇,应立即盖上锅盖或关闭火源。

为应对火灾,一些逃生工具的准备也十分重要。贾大成介绍,高效的逃生工具有缓降绳,在火灾或地震时能有效帮助逃生,但多适用于青壮年,老人和小孩可能不便使用。

而防毒面具在火灾中能有效防止吸入有毒烟雾,提高逃生成功率,许多饭店和住宿场所已配备防毒面具,建议家庭也准备此类装备。

此外,公共场所应提前熟悉逃生路线,避免使用电梯,逃生路线应清晰标识,并在人群聚集时提前告知,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快速疏散。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