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科学家与企业家在松山湖精准对接,联合攻坚新能源难题

IP属地 北京 编辑:苏婉清 时间:2025-05-20 22:01:12

5月20日下午,由松山湖科技创新局主办,东莞市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智汇新能源 共创储能新未来”产学研对接交流在松山湖举行,46家来自新能源领域的产业链企业、科研院所、创新载体及研发项目团队等参与活动,共商合作。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引擎,松山湖正全力构建“1+4+1+X”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新能源产业作为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4年工业总产值接近100亿元,已形成了储能、发电、材料及新能源配套的产业集群,还形成了易事特、新能德、凯金新能源等一批行业龙头。

以此活动为契机,松山湖科技创新局、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专班将聚焦高能量密度电池、固态电解质等方向,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施强链补链工程,全力支持东莞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对接广东省新型储能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湾区城市共建储能产业联盟,推动技术标准互通、市场资源共享、深化开放合作。

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向勇表示,政府“搭台”,科学家和企业家同台“唱戏”,通过产学研交流会,可以让高校、科研院的研究成果与行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精准对接,让科学家与企业家一起联合攻关、解决问题,为行业发展做贡献。同时,向勇期待产学研联合创新可以进一步围绕行业痛点和经验,辐射更多企业。

当前,松山湖正奋力打造一条具有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科技金融的创新产业链。活动现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教授李飞、副研究员伍芳、博士后潘虹、博士后王一凡、博士研究生李春月和博士研究生李继潇等6位业内专家学者围绕锂电池材料、电解质和电解液技术等讲述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企业家们打开了新能源领域技术的新视野。

“我们公司主要是做负极材料和硅基材料的,这次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些业内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东莞市和鸿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易峰表示,目前公司也有和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此次交流带给他很多启发,提供了一些产品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路。

发言结束后,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们围绕新能源行业发展展开交流,互加联系方式,深入对接合作。

松山湖科创局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松山湖科创局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以“链主-政府-企业-基金”联动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匹配多方资源,吸引更多优质新能源企业落地,营造“创新无忧、发展无界”的营商环境,助力新能源产业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