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开放新高地,发展新动能:外资企业锚定中国高质量发展

IP属地 北京 编辑:江紫萱 凤凰网财经 时间:2025-05-20 22:01:29

当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单边主义挑战交织,中国以制度型开放为外资企业点亮前路。从“两新”政策激活消费潜力,到“外资20条”破解融资难题,政策工具箱的持续丰富,让跨国企业看到了深耕中国市场的长期价值。保时捷的“中国故事”,正是外资企业借力政策东风、深耕中国市场的缩影。

政策解码:从消费升级到制度型开放的双重引擎

“两新”政策的扩围,为外资企业打开了消费与技术的双重机遇窗口。消费端,新能源补贴与以旧换新政策直接拉动高端市场;供给端,政策对智能驾驶与绿色技术的倾斜,则加速了车企技术布局。

“外资20条”则从制度层面重塑外资信心。跨境资金灵活调配、金融支持精准落地,让企业得以轻装上阵。“政策-企业-用户”的闭环,凸显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制度优势。

本土实践:从产品到生态的全面深耕

保时捷的“中国策”不止于市场适配,更在于生态共建。产品上,针对中国用户偏好推出Cayenne和Macan车型的劲驰版及逐梦版;服务上,“无忧先享”融资方案以“低门槛+低月付+高保值”组合拳,化解电动车消费痛点,期末更有三可自由选择购买、置换或返还。在战略层面,保时捷创投与中金联合成立的创投基金,扶持本土初创企业,推动技术协同创新。保时捷(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保时捷品牌在中国的首家外商投资性公司,已于 2024 年末顺利完成设立。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本土化投入:位于上海的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新址超万平米,设专业车间和人机交互实验室;年底前在上海投资建设品牌快闪店,创造新的消费场景。这些动作的背后,是保时捷对中国市场从“战略重视”到“资源重配”的升级,而中国政策环境的稳定性,为其提供了敢投入、敢创新的底气。

共舞未来:中国何以成为外资“必选项”?

保时捷的案例揭示了一个逻辑:在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的双轮驱动下,中国正从“世界工厂”转向“全球创新合作平台”。随着自贸区政策深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善,外资企业不仅能共享消费升级红利,更可深度参与标准制定与生态共建。对于跨国企业而言,读懂中国政策、融入本土生态,已是从竞争中突围的关键。而中国,也将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持续书写与全球企业共赢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