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运营商时隔两年重启eSIM:物联穿戴先行,手机eSIM仍需等待时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凤凰WEEKLY财经 时间:2025-07-09 20:17:09

近日,一则关于eSIM重启的消息在通信行业引发广泛关注。据产业链知情人士透露,暂停长达两年的eSIM 业务,三大运营商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恢复办理。

从技术上看,eSIM即嵌入式SIM卡,是将SIM卡直接集成在设备中,支持远程无线下载和更新。相较传统实体SIM卡,eSIM更加轻薄、便捷,适合对体积、续航有要求的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终端。

时间回到2023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曾相继发布公告,称因“业务系统维护升级”,暂停受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及独立eSIM卡办理申请。彼时,虽已办理用户可继续使用,但一旦取消便无法重新申请,这在当时被视为 eSIM 在国内的发展按下暂停键。

如今,运营商重启eSIM,信号明确。根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有运营商人士证实,目前 eSIM 业务已恢复受理,但主要聚焦于物联网及智能穿戴领域,手机 eSIM 尚未进入实际落地阶段。

对此,中国电信方面对《凤凰WEEKLY财经》称,电信当前正在进行相应系统优化和测试准备等工作,将逐步开放全国范围eSIM业务支撑,具体开放时间尚未明确;中国联通客服则对《凤凰WEEKLY财经》表示,联通已在智能手机与平板设备上实现“一号双终端”体验,但独立手机 eSIM业务尚未有开放时间表;而中国移动方面亦称,目前未接到相关通知。

尽管手机端仍“按兵不动”,但三大运营商在物联领域的布局已然启动。

例如,中国联通与中兴日前联合推出的基于eSIM的云电脑PAD产品,标志着运营商正加快试水终端侧的eSIM应用。

在今年的2025 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eSIM峰会上,运营商代表则明确表示,“从 2025年起,中国eSIM将驶入快车道”。在展会期间,中国联通还携手紫光展锐、TCL发布了国内首款支持 eSIM并集成联通元景大模型的5G平板——VN300E。该设备采用紫光展锐T9100高性能5G SoC平台,内置eSIM模块,为终端提供全时空连接能力,兼容 5G 随行专网与联通云桌面应用,可满足办公、学习、娱乐等多元场景需求。

eSIM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如Omdia电信战略分析师杨光所言,由于物联网设备通常对体积、功耗和维护成本有较高要求,eSIM的嵌入式特性使其成为理想选择。无论是智能家居、车联网,还是工业互联网,eSIM不仅提供稳定可靠的蜂窝网连接,也显著简化设备部署和管理。这对运营商而言,也意味着在B2B市场上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不过,手机 eSIM 业务的迟迟未放开,背后仍有多重考量。除商业模式和监管配套因素外,安全问题被广泛认为是关键阻力。有分析指出,不法分子可能借助 eSIM 的虚拟性优势,通过伪造身份批量注册号码,进而实施电信诈骗与垃圾信息传播,对监管与风控能力提出更高挑战。

即便如此,业界普遍预测,手机eSIM的放开节点或将与某个重量级产品的发布密切相关。若苹果在中国市场推出无实体SIM卡槽的iPhone,或华为发布支持全 eSIM 的旗舰级手机,运营商或将“水到渠成”地跟进放开。

结合当前产业链信号,有消息称,预计今年发布的iPhone 17 Air将采用超薄机身设计,并有望取消实体SIM卡槽。如该机型同步推出国行版本,则将高度依赖eSIM技术支撑。与此同时,华为也有望于第三季度发布支持eSIM的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s,

GSMA Intelligence预测,2025年底全球将约有10亿eSIM智能手机连接,2030年将增长至69亿,占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3/4。

而随着终端厂商的推进与政策环境的优化,eSIM将成为连接未来的重要基础设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