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暑期来临,亲子家庭成为出游主力,占暑期出游客群的比例达六成,大学生也成为增速最快的群体。与此同时,国内研学游收客量保持稳定增长,出境研学产品更加细分多元,研学市场正在规范化发展并不断成熟。
进入暑期以来,甘肃省敦煌市迎来文化研学热。图为研学团在敦煌鸣山艺术馆参观学习。(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亲子出游是暑运主力
亲子出游依然是今年暑运出行的主力。飞猪数据显示,亲子家庭是暑期出游的主力军,占比达六成。同程数据显示,从7月中旬开始,暑期旅游将进入旺季,尤其亲子家庭将集中出游,并带动机票价格上行。在各地中小学暑假时间陆续公布后,近日暑运机票的预订热度随之升温,昆明、乌鲁木齐、西安等长线目的地的暑期机票价格已小幅上涨。
同程数据预测显示,2025年暑运期间民航国内航班亲子客群(携带未成年人)出行的比例预计将达到34.7%,国际航线的这一比例约为23%,较2024年同期均有所上升。
暑运亲子旅行的需求主力是亲子游,其次为亲子跨城探亲。数据显示,亲子游的客流高峰预计将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大约持续一个月。而亲子跨城探亲出行的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7月初和8月中下旬,客流走势大体呈“U形”。
值得一提的是,暑运出行客流的另一个主力是18至26岁的学生群体。其中,国内航线学生占比预计将达到26.8%,国际航线学生群体占比将达到33%以上。国际航线相对更高的学生客群占比主要来自留学生群体的贡献。
飞猪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游客群中,大学生增速最快,出游人次同比大增77%,6月底至7月初是大学生出发的热门时期。过去两年大火的“特种兵式”旅游热度渐有下降之势,大学生并非一味追求景点的高密度、低价格。飞猪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大学生人均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长6%,平均单次出游时长约2.9天。
研学游市场热度不减
每逢暑假,研学游市场就会变得愈加热闹。中国商报记者从中青旅遨游获悉,今年暑期国内研学游收客量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增长,增幅约3%。
“增长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家长对‘研学教育’的认可度提升,更倾向于选择兼具知识拓展与实践体验的研学产品;二是我们的产品也贴合学生家长的需求,推出了‘名校’‘AI’等主题线路,更契合素质教育趋势和需求。”中青旅遨游公司董事长韩杰说。
韩杰称,今年暑期国内研学游整体价格相较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均价波动幅度控制在±5%以内。其中,热门长线产品(如敦煌、新疆、呼伦贝尔等线路)因旺季资源紧张,价格微涨3%—5%;而短途亲子研学(如周边3日游)因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约5%—8%,整体呈现“结构调整、总价稳定”的态势。
与此同时,出境研学旅游产品也更加多元化。
“2025年出境研学市场热度不减,需求旺盛。在需求和供给端出现细分化趋势,产品针对性要求更高,研学特点更突出。”众信旅游集团品牌公关部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近年来,研学需求更加细化,有以提高语言能力为主的国际营地类产品,有多元文化体验的文化之旅,还有以自然科学为主的主题类研学产品。家长在选择研学旅游产品时,也更加注重从孩子自身需求和爱好出发。
“中国出境研学市场已从常规夏令营逐步发展至主题夏令营再到体验性夏令营。由此来看,研学市场未来发展依旧广阔,从研学市场开始时的鱼龙混杂,到现在口碑营销及家长们的识别能力不断提升,研学市场也将持续规范化发展。”李梦然表示,“从该市场来看,旅行社还需更好地开拓旅游目的地相关资源,将更加多元的旅游资源融入游学产品,并从中国青少年需求端出发,更好地将目的地资源与孩子们的游学需求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打造适合中国孩子的研学产品。”
“能引导市场良性发展的企业需重视标准化服务体系、注重研学成果的收获。家长和学生对于研学产品的需求,正从‘行程体验’向‘价值收获’聚焦。无论是家长需求、产品迭代还是企业竞争,‘收获’已成为研学游市场的核心评价标准。”韩杰认为,随着研学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未来能够成为市场主导的产品将呈现教育性突出、体验感丰富、资源优质、安全保障完善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