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达摩财经
成立四年多,蚂蚁消金首次发行金融债。
8月5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蚂蚁消金”)在中国境内完成首次公开发债定价,债券规模为20亿元,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1.90%。
此次发行金融债是蚂蚁消金获批金融债发行资格后,发行的首期金融债券。据今年7月央行发布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央行同意蚂蚁消金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50亿元人民币金融债券,有效期为2025年7月4日至2027年7月3日。
蚂蚁消金之所以选择在这一节点发行金融债,一是由于业绩满足发债要求,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
公开信息显示,蚂蚁消金成立于2021年6月,成立至今已有4年多。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金融债券发行主体必须满足最近三年连续盈利,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
据联合资信发布的评级报告,蚂蚁集团的业绩满足上述要求。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1.49亿元、86.29亿元、152.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41亿元、1.52亿元、30.51亿元。
同期,蚂蚁消金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12%、13.60%、11.25%,均高于10%。
此外,蚂蚁消金发行金融债,也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蚂蚁消金在公告中称,此次债券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主管机关的批准,用于补充发行人流动性及监管机构允许的其他用途。
从评级报告中可以看出,与2023年末时相比,2024年末,蚂蚁金融的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有所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2.35个百分点、1.33个百分点、1.33个百分点。同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升了1.2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上升了0.04个百分点。
联合资信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部分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经营难度加大,居民收入增长承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蚂蚁消金信贷资产质量下迁压力。此外,不良贷款认定标准调整等因素共同推动蚂蚁消金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及逾期贷款占比上升,但总体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从行业角度来看,由于不能吸收存款,通过发行金融债、同业拆借、ABS等方式融资,已经成为消金公司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2025年以来,已有包括杭银消金、马上消金、宁银消金、中银消金在内的7家消金公司发行过金融债券,金额超140亿元。随着蚂蚁消金20亿元金融债券发行完毕,年内消金公司的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已超过160亿元。
作为此次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蚂蚁消金由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共同组建。2022年及2023年,公司两次增资,注册资本由80亿元增至230亿元,股东增至13名。目前,公司第一大股东为蚂蚁集团,持股比例为50%,第二大股东为杭州市数据集团,持股比例为10%,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不到10%。
在此前蚂蚁集团的消费信贷业务整改中,蚂蚁消金负责承接并经营其“花呗”和“借呗”两大品牌产品。截至2024年末,公司信贷业务余额3108.48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92%,业务规模在31家消金公司中排名首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