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在全新MG4预售发布会结束后,《上海汽车报》记者第一时间拨通了全新MG4快闪店苏皖大区督导路纬的电话。电话那头的路纬很兴奋:“从差不多半个月前,第一天开张试营业至今,我们和全国其他6家首批快闪店的同事,基本上把能踩的‘坑’都踩了一遍、填了一遍。现在,到了真正检验成果的时候了。看完预售发布会,大家的士气高涨,试驾车也到位了,新的快闪店也开业了,大家伙弊足了劲准备一起大干一场。”
8月5日,全新MG4正式启动预售,预售价为7.38万~10.58万元。同日,继首批7家全新MG4快闪店试营业打响头阵后,由200余名上汽志愿者组成的“生力军”接过接力棒——第二批73家快闪店在全国多地同步启幕,从繁华商圈到城市地标,以星火燎原之势铺开全新MG4的市场版图。
长期以来,传统车企通过经销商售车模式,常常面临“消费者声音听不见,企业声音下不去”的困境。直面这一痛点,上汽果断变革营销模式,在全新MG4上市之际,首次在全国主要城市的大型商场开设新产品快闪店,招募和培训一批企业年轻员工直插市场一线,让消费者更快接触到新产品,让企业更早听到消费者的反馈。
就在预售会开幕之前几天,8月2日,记者以神秘人的身份,见证了全新MG4快闪店志愿者充实、忙碌、收获满满的一天。
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步入合肥天鹅湖万达中庭的那一刻,记者禁不住就是眉头一皱,商场内的全新MG4快闪店,边上就是一个巨大的泡泡龙室内儿童乐园,几乎是从早到晚,近12个小时都充斥着喧闹和嘈杂,差不多踏着快闪店营业的时间点。面对这样的环境,一个月前还是各自企业生产、研发、行政岗位上的上汽小伙伴们,能不受干扰地保持激情和斗志坚持下来吗?
这种疑虑,当记者路过全新MG4时,驻足回头看了1秒之后,就彻底被打消了。
两名志愿者第一时间“发现”了记者并几乎零延迟围了上来,先是快速向记者传递着核心的产品信息:纯电续航里程530km,顶配也就10万元左右,然后看记者略有意动,就马上将记者邀请至车内,演示车内空间、车机互联等配置功能。过程中,针对记者的各种疑虑,总有准备好的,恰到好处的应对。当记者因为边上游乐场的嘈杂刻意流露出不耐烦时,也被小伙伴们巧妙地用产品亮点化解了,“我们把车门、车窗关上,体验一下全新MG4的静谧性,您看这样还吵嘛”。既转移了记者的注意力,又完美地将外部不利环境,变成了全新MG4产品力的试金石。
在差不多10多分钟的沟通过程中,如果不是知情人,几乎没人会相信,这些年轻人在一个月前,还是汽车销售领域的“小白”“素人”。在现场,能很强烈地感受到的是,除了专业,更有真诚和乐观,即便边上的儿童乐园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的喧嚣,也并没有让他们产生一丝焦虑或困扰。
在记者随后站在万达3楼观察的几个小时里,基本上,几个小伙伴哪怕是忙中休息补水,至少也有一个人的眼睛是在盯着经过的人群,如果有人驻足时间超过2秒,哪怕再累,他们也会第一时间从快闪店各个角落“弹起”,快速以用户为圆心聚拢。
“虽然是吵了点,但是小孩在里面玩,家长过来多看一眼全新MG4的概率也大了。”有志愿者告诉记者。而或许也正是这份一路坚持下来的乐观与真诚,让他们在产品还未正式上市前,就已经小有收获。
事后,记者在“亮明身份”后,也了解到,在正式到店上岗前,这群志愿者不仅将产品卖点烂熟于心,更着力从消费者视角深化对产品的理解。在面对多样需求时,总能精准触达消费者关注点。面对女性用户,他们会更多用时尚科技配置,如360°全面防晒系统、透明底盘等吸引她们,而对于记者这种一眼就是老司机的,就更多先用配置上的硬货干货来把人留住。
“在正式开店前,我们已经在4S店里模拟演练了多次。当时,沈方芳督导就专职扮演各种类型的消费者,来‘挑战’我们,再经历了正式开店这10多天的实战,大家都已经进入状态了。”刚刚被提拔为大区督导的路纬告诉记者。
8月2日下午,天鹅湖万达的小伙伴们又收获了2个盲订,全天收获了20份潜客留资,从7月24日快闪店开设至今,最多的一天,收获留资63名。
而这个成绩,还不是第一批快闪店中最好的。
从7家到80家,再到接下来的120家,从试营业到规模化落地,这群从“幕后”走到“台前”的上汽年轻人,正用密集的开店节奏与饱满的战斗状态,让全新MG4的品牌声量在这个夏天持续升温。
“我们至今还记得,7月26日,我们收获了第一个盲订,当时可把我们激动坏了,连带整个志愿者群,大家都开心得像过节一样。小伙伴们虽然之前练兵、模拟实战的功课都下了很多功夫,但真的开始收获留资,收获盲订,这种感觉不一样。”路纬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感慨道,“那一刻,我们心里就一个念头,我们能行!”
严进严出,
用实战检验培训效果
来合肥之前,路纬和同学们在上汽培训中心的实训场里,站在全新MG4车旁,对着老师流畅讲解车辆优势和卖点,举手投足间虽还有生涩,但已经开始透着专业销售顾问的从容和干练。很难想象,他们在10多天前,绝大多数还是对汽车销售一无所知的“门外汉”。
如今,他们能站上快闪店的一线,用自信和热情去面对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这种从“零”到“优”的破圈跨越,源于上汽集团培训中心为全新MG4快闪店量身打造的“严进严出+实战赋能”培训体系——这里不是传统意义简单的课堂,而是筛选“真热爱”、锻造“硬实力”的熔炉。
10天的培训,被学员称为“脱胎换骨的10天”,但它早已跳出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变成了一场“沉浸式实战演练”。
培训第一天,路纬就先学了一招——人群差异化接待。不要背话术,而是要懂为什么要对这类潜客群体这么说;知己更要知彼,他和学员们发现,不仅要吃透全新MG4的亮点,还要对竞品的优劣势了如指掌;而在新增的新媒体课上,学拍引流短视频、练直播话术,都是学员们的必修课。
“在课堂上背10遍流程,不如在店里站一天。”在10天的培训里,如果说有什么让学员们“又爱又怕”的课程,那就是去店里实训了。“以前去买车的时候没注意,现在站在销售的角度,原来递杯水的时机都有讲究。”有学员表示,“学了才知道,我们自以为的懂产品距离把车卖出去还差得远,‘说人话’远比背参数重要,也难得多。”
一切以“实战”为目标。这一次,培训的终点不是结业证书,而是“能直接面对客户”的硬实力。“静态讲解考核和动态试乘试驾考核有一项不过关,绝对不能毕业。”培训中心吴永富老师强调,在目前已经结束的8期培训中,8%的淘汰率中有超九成是因这两项考核不达标。
路纬也向记者展示了他和小伙伴们这次培训取得的成果之一——团队在工作和练兵期间的小红书和抖音作品。“一开始,我们还有些迷茫,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小视频。后来,我们先把自己带入消费者角色,懂车更要懂消费者,把他们可能感兴趣的点用视频等形式表达出来。视频拍清楚后,我们现在就能很自信地告诉现场的客人,全新MG4的某个功能,究竟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体验和感受。”
陪跑巩固成果,
“长效赋能”迭代“任务式交付”
即使已经结束集中培训,快闪店的工作也已启动,首批快闪店开业期间,每天晚上志愿者仍要参加一场雷打不动的“培训晚会”。培训中心老师、MG品牌方、各区域督导、店长都要参与。
“我们会把每天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在群里提出,白天收集的问题,培训中心的老师当晚就更新课件,第二天就会推送给我们。这样的实时响应已成常态,唯一的变化就是,随着大家越来越熟悉新的岗位,这个‘晚会’也越来越高效了。”路纬表示。
“这一次,我们的培训和其他培训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结束后就‘撒手不管’,而是‘扶上马,送一程’,全周期的陪伴式培训。”上汽培训中心主任张东驰告诉记者,当志愿者们奔赴全国各家快闪店,培训中心的“陪伴式成长”成了他们最坚实的后盾,也彻底改写了传统培训的逻辑。
据了解,第一批快闪店上线才一周,培训中心的课件就已经更新了10余个版本。
“以前,我们也做过传统营销培训。例如,一次5天的培训,KPI就是‘卖50辆车’,外聘老师讲完课就走,学员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扛。”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刘军坦言,传统模式更像“任务式交付”,既不管学员会不会沟通,也不顾市场变化。
而全新MG4快闪店项目的培训实现了三重突破:从“外聘依赖”到“内化能力”,课程设计由内部团队主导,深度融入集团战略与MG品牌特质;从“一次性培训”到“持续迭代”,结合每日门店反馈动态更新内容;从“结果导向”到“过程把控”,不仅看销量,更盯“集客量、接客量、转化率”等过程数据。
这场培训的价值,早已超越“卖车”本身:对个人,它让集团内的“技术人”“行政人”转型为“懂客户”的TO C人才,从销售“素人”成长为营销干员、店长,甚至是区域督导;对企业,它锻炼出一支“既能打仗,又能教打仗”的教导队,为未来储备了核心力量;对上汽的培训体系,它更是探索出“训战结合”的新范式——用严进严出筑牢基础,用实战实训提升能力,用陪伴陪跑巩固成果。
通过这次全新MG4快闪店的志愿者培训,看着那些上汽年轻人一点点从“销售素人”到“营销能手”的蜕变,正如培训中心老师在学员结业时所赠:“张开嘴、迈开腿,用真诚打动客户;说人话、做实事,让全新MG4走进人心。”这或许就是这场培训最珍贵的收获——不在于卖出多少辆车,更在于培养出一群真正“懂客户、爱品牌”的汽车行业人才。当一群“懂客户、爱品牌”的人站在一线,企业的市场感知力便有了最鲜活的载体。
在第一批志愿者出发前举办的“再向上・全新MG4快闪店项目总裁动员会”上,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为即将出行的志愿者们鼓劲:“这一次,我们把最好的、最优秀的年轻人送到销售第一线去,和消费者打成一片。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有收获、有思考、有触动。你们是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
从本周起,上海汽车报记者将利用周末,走出编辑部,扎进全国不同市场的卖车一线。不是旁观,是亲历营销人如何抢订单、解难题,掂量他们肩上的压力,也记录他们眼里的光。
这些文字和视频,致敬每一份拼市场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