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国有大行审计迎来新模式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李娜 大河财立方 时间:2024-08-29 11:52:50

被“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多年的国有大行审计业务,正迎来新的模式。

近日,邮储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陆续确定了2024年的审计机构。与往年不同的是,“‘四大’主审+本土事务所参审”的新模式代替了过去由“四大”垄断的局面。立信、天健等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有了部分参与国有大行金融审计业务的机会。

邮储银行8月下旬审计招标结果显示,该行2024至2028年度会计师事务所选聘采购项目分为“包1”和“包2”。“包1”为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包2”为参审会计师事务所,第1中标候选人分别为毕马威和天健。

此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也都确认各自的2024年审计机构,主审机构均为安永,国内本土事务所龙头立信则以参审的方式承担未有国际业务的子公司、分公司审计。

“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金融审计市场正在逐步向着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高质量阶段发展。新的模式既可以利用‘四大’在国际审计领域的专业经验和优势,又能借助本土事务所在国内市场的深入了解,为国有大行提供更全面、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模式将有利于促进国内审计市场整体发展、提升国内事务所专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国有六大行的审计工作被“四大”包揽。虽然国有金融企业存在强制轮换年限要求,但国有大行轮换会计师事务所也只是在“四大”里进行选择。

近来,随着“四大”中部分事务所服务的企业种种财务乱象曝光,事务所审计操守遭到质疑。受恒大事件影响,普华永道遭受声誉危机。2023年3月,德勤因华融事件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总额2.1亿元,其北京分所被暂停经营业务3个月。普华永道和德勤在中国审计市场迅速失去大量客户。

此后,“四大”变“二大”的声音在市场上不绝于耳。同时,审计“双寡头”的垄断风险被不少业内人士提及和关注。一些专家认为,“主审+参审”的模式或将更快铺开,虽然这一新模式并不完美,但却是打破壁垒,防止垄断风险的相对较优选择。

杜阳表示,下一步,在此过程中,如何保证审计质量、防范潜在风险等问题同样重要。因此,监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应密切关注这一新模式的运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确保金融审计的新模式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目前来看,在国有六大行中,本土事务所已参与了其中三家的年报审计业务。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主审+参审”新模式,还需拭目以待。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金融时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