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在价格战、技术迭代与全球化竞争的多重压力下,行业“内卷”已至白热化。然而,奇瑞集团却以“理工男”的务实姿态,交出了一份逆势突围的答卷——全年销量突破260万辆,同比增长38.4%,营收首次站上48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超50%,成为行业内唯一实现新能源、燃油车、海外出口、国内市场“四赛道”全面增长的车企。
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奇瑞自身的历史纪录,更让其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位置。2025年5月13日,奇瑞以一场盛大的“安全之夜”活动,向世界展示了其技术底蕴与战略定力,揭示了高速增长背后的深层逻辑。
安全基因:从技术底线到品牌内核
“造车不仅是技术能力,更是良心活。”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安全之夜”上的发言,道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哲学。在这场聚焦安全技术的发布会上,奇瑞发布了智慧安全系统及前瞻安全技术成果,并以全球最高标准开展双车对撞实测,宣布成立“奇瑞守护者安全俱乐部”。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奇瑞将安全从技术维度提升至品牌战略的高度。
奇瑞对安全的执着源于其“量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三代技术战略。历经28年技术沉淀,奇瑞已构建起覆盖整车架构、动力系统及智能化的技术金字塔。
例如,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以48%以上的全球最高热效率,重新定义了动力系统的安全与效能边界;而“数字平行宇宙”仿真测试平台则通过每天2000万公里的模型学习与100万公里仿真验证,为安全技术提供了海量数据支撑。这种从研发源头到量产落地的全链条安全把控,让奇瑞在碰撞安全、电池安全、智能驾驶安全等领域建立了全域护城河。
技术进阶: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质变
安全技术的突破,是奇瑞整体技术战略的缩影。2024年以来,奇瑞通过“智能之夜”“混动之夜”“安全之夜”三场技术盛宴,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从智能化生态转型到全球化技术标准重构的野心。
以猎鹰智驾系统为例,其端到端大模型算法支持无图智驾,覆盖高速、城市、泊车全场景,甚至推出行业首个全地形越野领航方案,将智能化从“高端专属”下探至6万元级车型,实现了“油电同智”的全民平权。
技术实力的爆发,直接推动了市场表现的跃升。2024年,奇瑞新能源销量达58.4万辆,同比暴增232.7%,单月销量突破10万辆;燃油车基盘稳固,年销202万辆,同比增长18.4%;海外市场则以114.5万辆的出口量,连续22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平均每27秒便有一辆“奇瑞造”驶向全球。这种“四赛道”均衡增长的罕见成绩,印证了奇瑞“技术立身”战略的前瞻性。
全球化3.0: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共创
奇瑞的全球化进程,早已超越单纯的产品输出,进入以技术赋能的“智造出海3.0”阶段。通过“一地一策”精准开发策略,奇瑞针对欧洲环岛、中东沙漠、东南亚摩托车流等差异化场景定制产品,并在西班牙合资建厂,推动本土化研发与制造。
2024年,奇瑞海外用户突破480万,业务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以首份ESG报告和350万美元的“珍爱自然”全球合作项目,树立了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
这种全球化生态的构建,不仅提升了品牌溢价能力,更反哺了技术创新。例如,奇瑞与华为联合开发的智界R7搭载乾崑ADS3.0系统,成功打入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与捷豹路虎合作的“神行者”电动品牌,则开启了中外技术双向输出的新模式68。截至2025年4月,奇瑞全球用户突破1650万,海外市场1-4月累计出口34.3万辆,持续领跑行业。
站在年营收4800亿元的新起点,奇瑞的野心不止于销量增长。2025年,奇瑞提出“全域智能”战略,计划将高阶智驾系统覆盖全系车型,并探索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投资千亿的研发计划、8大全球研发中心及开阳实验室的设立,彰显了其对未来技术的押注。而潜在的IPO计划,则为这一蓝图提供了资本助力——尹同跃明确表示,登陆资本市场将“激活股权激励机制”,为长期竞争储备弹药。
在“安全之夜”的聚光灯下,奇瑞展现的不仅是硬核的技术成果,更是一条以安全为底线、以创新为驱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从“小草房”到世界500强,从燃油车时代的追赶者到智能电动时代的领跑者,奇瑞的成长轨迹印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逻辑:唯有将技术深耕与全球视野结合,方能在产业变革中立于潮头。
面对2025年“销量增长率再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的目标,奇瑞已锚定方向——以安全为基因,以技术为刃,在全球化的巨浪中破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