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房地产 » 正文

5年后,现在150万的房子还能值多少钱?王健林和马光远观点一样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万公子 时间:2025-07-09 07:00:25

有没有发现?

以前大家聚到一块,问的最多的是"你买房了吗",“你家那个房子涨了多少?”

现在聚在一起,讲的最多的是"你的房子亏了多少""会不会被银行收走"。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预兆,早在2020年,黄奇帆接受中宏国研研究院的邀请,进行的疫情下国际经济走势专题报告,讲到:

“2010年中国的人均住房到了30平方米,2019年就去年统计下来全国城市化居民,农民不算,城市化地区人均住宅面积48平方米,大体是50平方米。

一个人到了50平方米,三口之家150,讲全国平均,这就过剩了。当然还有住的很困难,没有房子住。但是从人均角度讲,这个到了50平方米,是平衡了达到峰值了。”

黄奇帆还说:“到了人均50平方米,年建设量17亿平方米,实际上是中国的天花板…”

只是那个时候,市场火热,普通大众又向来是买涨不买跌,所以情绪火热下,买房热情持续高涨。

终于,2021年开始,陆陆续续大家看到了顶部,知道市场到顶了,所以开发商也好、炒房客也罢,都在陆陆续续降价抛货。

如今,手上有房的人都惨遭财富缩水,但是大家也又心不甘啊,依旧有那么些人,对以后房价上涨深信不疑,正如一些持房人灵魂拷问——现在150万的房子,五年后到底还能值多少钱?

很意外的是,对此,两位行业大佬王健林和马光远的看法出奇地一致。

王健林在房地产市场摸滚爬打多年,对行业的洞察是极敏锐的,他认为,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随着市场饱和,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过去那种房价疯涨的情况很难再现,未来市场会更趋理性。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也指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房价会逐渐回归合理水平,与当地居民收入相匹配。

综合两位大佬的观点,以及当前楼市现状,可以预见,影响未来房价的主要有三大因素,透过这几大因素也能判断5年后150万房子的价值:

第一,供求关系

以前过度搞开发,导致库存积压,比如三四线,本身产业单一,人口负增长,+年轻人外流严重,已经出现供过于求,失去人口,靠本土大爷大叔去支撑高房价,显然不现实。

有数据说,现在有的城市去化周期长达三四年之久,这种情况下,情况得不到改善,150万的房子很可能贬值加剧。

第二,政策调控。

以前拆迁推高房价去库存,现在呢,尽管利好不断,依旧是坚持“房住不炒”。

而且,早在2024年,我国决策层就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推出600万套保障房,平均每年120万套,以满足社会低收入群体的需求。

保障房的供应增加,减轻了低收入群体的购房压力,但是,同样也将对商品房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分流部分购房需求,进一步抑制房价的上涨空间。

第三,经济大环境。

这两年别说咱们国内,国际上也处于经济增长放缓趋势中。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不稳,收入下跌担忧,这些都使得居民购房意愿变得更加谨慎,

如果未来五年经济没有大起色,人们对于消费投资的意愿还会更加谨慎,从而导致房价可能继续承压。

当然,分化也会愈发明显,比如三四线普遍存在上述情况,涨难跌易;

但一线和强省会因为资源和经济人口优势,价格会更加稳定。尤其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因其稀缺性未来增值机会更大。

但普通城市的普通房子,五年后的价值恐怕不太乐观。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