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靠停车场生意做到中国第一,服务3.7亿辆车,这家公司靠什么?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钟景轩 快刀财经 时间:2025-07-13 00:08:06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


看似简单的停车行为背后,是如何衍生这么大市场红利的?

作者:唐纳德

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今年五一期间,车水马龙的港珠澳大桥日车流量达到了2.7万次,创出了历史新高,但让人惊讶的是,在公路口岸停车场,密密麻麻的车辆来去有序。

在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繁忙的交通要道上,车主们竟是借助一种“轻点一下,即可查找车位预约”等功能的智慧停车系统,做到畅通无堵的。

智慧停车系统又是怎样做到这么牛的?

来自百科的信息显示,它综合运用无线通信、移动终端、GPS定位和GIS技术,涵盖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等服务,来帮助人们快速解决停车、驾驶等痛点问题。

放大来看,不止在港珠澳大桥上,全国很多小区、商场等地的停车闸门、停车场地都有智慧停车影子,说它正悄然改变人们的停车习惯,丝毫不夸张。

智慧停车场景可划分为城市级、场库级和车位级,更让人惊讶的是,目前其市场规模已逼近300亿,关联产业甚至高达万亿级。

看似简单的停车行为背后,是如何衍生这么大市场红利的?

01

被困住的车主和车位

其实,这条赛道的切入点,始于最开始在停车难题里发现的痛点。

毕竟,堵车的世界难题是,第一辆车到底在前面干嘛?好不容易开到目的地后,发现更大的痛苦竟然却是:

“转了一圈发现,要么到停车库里导航信号没了,要么停车位早被人抢先一步,或被充电桩占用,有的车位甚至要排队几十分钟。”

相信很多人都有上述类似的经历。那,停个车究竟有多难?

根据易车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早在2023年,就超过一半的用户认为所在城市“停车难”,其中比较难的35.48%,非常难的16.51%。


▲停车难易程度调研

停车难的背后,一方面是车主们无法及时了解目的地是否有车位,另一方面则是车位被占用后,大家不知道就近哪里还要最优距离的车位资源的问题。


▲停车库

但往深层次讲,这一现状凸显出的还是我国车位资源的不足。

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36亿辆,如果看整个机动车话,到2024年,更是突破到4.53亿辆,但停车位缺口高达1亿至1.2亿个,核心城市缺口率超50%, “车位已满” 更是每个车主们最经常听到的词之一。


▲我国汽车保有量及增速情况

按照国家畅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规定,中心城区的机动车停车位供给量宜为机动车保有量的1.2倍,但现实里城市汽车保有量和停车位数量比率大约为 1:0.8,中小城市仅为 1:0.5,这同要求相差甚远。

车主不好找停车位,难受的不止司机,停车场运营商也不好过,ETCP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在前两年的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停车场泊位空置率达到44.6%,全国城市超九成车位的使用率小于50%,2021年我国停车位需求满足比例还只有32.19%。



停车位配比情况

落到停车场服务商上,就是经营压力,以广州某一商场为例,在最高时整体车位空置率能高达40%,长此以往,致使经营方的收入低迷。

所以结论就是,一方面是经常很多车找不到位置停,另外一方面是空车位又没车来停,由此双方形成信息、供需上的矛盾。

有需求有市场,这是市场经济亘古不变的规律,这也就为停车市场带来了商机,既解决问题,也形成了市场红利。

例如,在常德市,捷顺科技的停车管理系统让2500个路边泊位利用率达到84%,市民平均找车位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3分钟。

而这仅是诸多案例中的一个,到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智慧停车系统每天为全国用户提供数千万次停车计算服务……

那智慧停车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至今,并高效帮助人们实现“车找位,位找车”的完美闭环的?

02

小小停车位衍生出大生意

智慧停车的破局与发展之路,恰好是对停车场价值的重新定义。

在2012年前后,智慧停车还停留在简单的信息识别、处理设备上;2015年时,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我国出台政策推动停车智能化,促使智慧停车行业在一些城市快速发展;到2018年前后,移动端被广泛用于信息整合方面;再到目前,无人化、AI趋势更加明显……

而在智慧停车行业演变过程中,也诞生了一些外界鲜为人知,却几乎每天都在接触等等企业。其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就是上述为常德提供一体化停车解决方案的捷顺科技。

到2024年,捷顺覆盖的城市高达398个,全国范围内有超过2600万个车位使用捷顺提供的解决方案。目前,其服务的车主超过1.3亿,车辆高达3.7亿部。


▲捷顺科技的服务规模

通过这家企业的例子,或许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智慧停车是如何在解决车位、停车场等老大难问题的同时,将其变为一个巨大产业的。

这可以从捷顺推出的“捷停车·车位运营”服务平台说起,它是打造停车场产业的第一步。

最大价值在于,人们可以借助这些产品,将车场可用或闲置的车位资源,通过互联网线上发布给车主,实现车场和车主资源共享、信息交换。

简单来说,这种模式三个步骤实现从“找/租/订”及导航入位的流程服务:

1、在停车前,资源匹配——规划路线——车位查找——场地租位或预约。


2、在停车中,平台提供导航进场——车找位——服务推荐落地。


3、停车后,平台提供的是,人找车——账单推送——缴费离场——再形成车位资源——分期给下一个车主。


如此一来,捷顺的智慧停车平台渐进形成了2大最为显著的特点:

一是“车位电商”模式,改变原来车主到目的地后才找车位、盲目找停靠场地的习惯,让车主养成提前查看和预约空余车位的意识,避免排队。

二是最大化的整合资源,形成错位供给,捷顺将商场、小区、路侧、医院……各地的车位资源形成一张位置图,车主即可按需选择。

这种运营模式,既为车主带来便利,也增强了服务商的经营能力。

在车主方面,捷顺开通了线上月卡功能,车主能在线完成月卡申请、开通、续费等业务的管理工作,如此进出停车场时缴费便变得更简单,动态优惠体系则基于司机日常用车数据积累下来的算法实时匹配供需,推出“闲时月卡”“停充次卡”等创新服务,以满足车主临时停车、长期停车等不同细分需求。

而打造停车场产业的第二步,则是把停车场运营管理得更智慧,提供一站式打包服务。

具体来看,捷顺推出了“捷停车·云托管”。通俗地理解,依托这套系统,捷顺能帮助客户实现对停车场的“轻”运营和“强”盈利管理。

所谓轻,就是打造无人值守停车场,降低停车场管理方的传统人力成本;强,是提升车位周转效率,举个例子,深圳某科技园接入平台后,车位利用率从65%提升至92%,车主平均找位时间缩短70%,服务商得到的缴费收入也有了改善,可谓一举两得。


▲停车场多元收益模式

这还不止,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帮助合作商带来了多元的商业利润。

2023年,捷停车推出“数字停车运营增收”方案,基于停车行业“场+位+桩”为核心运营场景,结合“云托管+充电桩+车位优选+停车券+数字营销”等组合模式,让车位合作商在得到缴费收入的同时,同时拥有增值收益。

比如,捷顺平台充分挖掘了部分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在智慧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融入车主需要的电桩设施,建立实时充电动态价格机制,在大幅提高车位的周转和停、充收益之际,增加管理方的附加营收规模。

这种模式在一些酒店、购物中心、写字楼等相对大型的停车场地得到了充分应用。

渐渐地,在诸多行业玩家的参与下,智慧停车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到2025年已接近300亿,此预计2029年,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规模在478亿元左右。


▲智慧停车产业规模

不过,智慧停车仅是整个产业里的“冰山一角”,其背后的生态规模显然还要大得多。

03

更大的是停车产业生态

实际上,智慧停车业务往宏观方向思考,并不只有停车场(停车位),还包括智能硬件设备、软件及云服务等,比如智能门禁通道产品、自动驾驶上游提供服务等等。

行业玩家围绕着“停车”,也硬磕得最彻底的,如果说帮助车主找车位是对用户体验的优化,为停车场赋能是改变合作伙伴的经营模式,那么从智慧停车衍生出来的更大效应在于:撬动数万亿产业链。

我们可以简单测算下与之关联的几大板块的市场空间:

1)停车业务:全国有4.53亿机动车保有量,假设每辆车日均停车费为12元(一线城市平均为18-25元,二三线城市为8-12元),按全年市场规模=4.53亿辆x12元/天x365天≈1.98万亿元;

2)充电业务,按2024年近3000万的新能源车计算,假设每辆车年均充电服务支出为2500元,市场规模=3000万辆x2500元=7500亿元;

3)车后服务:洗护、保险、广告等增值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元;

4)智驾融合业务:通过车路协同技术,实时推送车位信息与动态定价,优化车辆路径规划等,智能驾驶停车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5000亿元。


(备注:以上测算的部分数据来自捷顺科技)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不难让人疑问,智慧停车是如何衍生出这种生态链的?

答案是:行业周期+生态规模+底层技术。

在行业周期方面,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本身就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未来几年的增长态势还将持续保持,由此与智慧停车之间也将形成更多的联动效应。

而在生态方面,目前全国有三四亿的私家车车主和数以千万的停车场,还有业内从事智慧停车的行业伙伴,由此形成了“车场-车主-城市—企业”的生态规模效果,它们可以从上、中、下游将智慧停车细分延伸价值做得更大。


▲智慧停车自身的产业链

至于底层技术,来自当前正在释放的AI生产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借助AI+停车的模式,它可把智能算法与模型应用在车辆导航、位置信息变化、车位AI动态调度、车位需求预测方面,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另外,一些头部企业开发的盘古NLP大模型的循环智能,能日均处理上亿次对话。

借助AI技术,平台将来或许可以直接告诉车主,“你的车停在哪里更合适”,这无疑又把停车这回事变得更加高效率。

既有生态规模和应用场景,又有日益革新的技术。

从一个小的不起眼的停车场生意,并有机会撬动数万亿产业,智慧停车留给我们的思考颇多。

它不仅仅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停车也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逻辑,解决停车难的供需矛盾,既是解决民生痛点的最佳选择,也能衍生出更大的商业街价值。

停车场生意的数字化产业壮大、转型,更是中国AI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应用场景的生动体现。

当下一次你还没找到停车位时,不妨学习用科技将以往人找车位的习惯,变为车位找人吧。

写在最后:安利一个宝藏读书博主

你今年37岁,跟朋友一起开了一家中古服装店,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个交往多年但已并无多少激情的男友,他突然跟朋友说要结婚,却从来没问过你,还一副救世祖的样子,让人火大。于是和男友分手,本以为有朋友作伴,没想到一直同频的朋友却突然要做女强人,打算重新开新店,而你只想待在原地。就在这时,你突然开始重新考虑结婚……

今天分享的是角田光代的小说《三十七》。角田光代非常擅长描写当代女性的处境,《第八日的蝉》《坡道上的家》都是她的作品。

《三十七》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三十七岁的女人一年的生活,在这一年她做出了不结婚的决定,看似在说一个大龄的单身女性,到底要不要结婚,不结婚能否获得更快乐更自由的人生,但作者想要讲述的不止于此,她想要探讨的其实是作为人这个主体,要如何去寻找自我……

夏不绿,不著名作家,出版书籍十余本,售出多部影视版权,用写作丈量生活的尘埃。

去视频号、B站、小红书搜索「夏不绿读书」,关注我,让我们一起用阅读凿开心中的冰海,在阅读这座避难所里,一起做忠于自己的普通读者。

- End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网、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